再過三天,我在京東的實習剛好滿三個月,大三實習也過了一半,當初到京東來,和HR那邊談的是實習6個月的時間,沒想到自己居然提前結束實習了。寫一篇文章,記錄一下在京東實習的點點滴滴,畢竟這是人生中第一次走出校園,在企業中把學到的東西轉化為生產力的經歷。
在京東實習的崗位是軟件開發工程師崗,是成都研究院。先說一下這邊的總體環境吧。成都研究院的位置有點偏(似乎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位置都比較偏),這邊生活還是挺不方便的,每天中午吃飯都是和同事出去吃,就是那種很普通的小飯館,私人經營,或許營業執照都沒有,更不用說衛生了。由于才從學校出來,吃慣了食堂的物美價廉,還是挺不習慣的。但是想著出來實習,苦點也沒什么,所以每天也是吃得歡樂,把小飯館的花樣給嘗試了個遍。這邊還有一個很小的健身房,剛開始想法挺美好的,想著每天下班去健健身,還免費,想著都覺得好爽,然而事實,呵呵,每天下班就直接回到出租房了,抱著電腦看視頻或者看些技術書籍,因為根本就找不到人陪我一起健身,一個人也就不太想去。
然后是京東成都研究院這邊的技術體系,這邊主要還是以業務系統的研發為主,每天都有新的需求,基礎平臺什么的都是總部那邊在做,所以這邊還是比較適合有激情的人,因為每天都可以和產品經理歡快的撕逼。同事也是歡樂得很,沒事就在咚咚上開各種玩笑,工作環境一點都不壓抑,老大開著奔馳都說自己是個屌絲,這樣的低調真的很讓人敬佩。這邊的加班也不是特別嚴重,除了上線的時候,平時只要你效率高點,還是不會怎么加班的。平時有問題,問問同事,感覺同事就是抓著你的給你講懂啊,從導致問題的原因講到這個系統的架構。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偉哥了(當初二面我覺得他最嚴肅了),結果認識以后不僅人隨和,技術積淀也很深,還沒事喜歡調戲產品經理,哈哈。
京東給我的感覺雖然很好,但是我還是選擇離開了,因為有更適合我的選擇和機會,但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我不想這樣每天淹沒在業務代碼里面,有人說,寫業務或者做基礎研發都是邏輯,只是應用場景不一樣而已,所以不應該眼高手低,但是想想應該都知道,做基礎研發能帶給我們的還有純技術認知上的提升,我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技術體系,并且不是紙上談兵的去了解它們,而是可以實際的去操作,這個對于想提高技術水平的我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平時在學校已經寫了那么多的業務系統,所以在京東繼續做這個(雖然是那種企業級的業務系統)難免會覺得沒什么挑戰性,然后就很乏味。相比把一項能力練得爐火純青,我還是傾向于去學習一些自己平時在書上學過,但是沒有實踐過的技術,因為懂和會做完全是兩碼事,沒跳過坑的程序猿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猿(那種一路走來,一帆風順的大神除外)。
除了個人職業規劃上面的考慮,還考慮到以后自己應該也會在外面打拼一段時間,為什么不趁著實習先出去看看?所以當收到網易基礎平臺存儲小組的offer和阿里的內推機會以后,我立馬就心動了。是不是去了杭州,就可以在西湖艷遇啊?哈哈。。杭州這種沿海城市一直都是我向往的地方,當初高考畢業,我的全部志愿都是沿海城市的大學,最后在父母的期盼下,把第二志愿改成了川內的,結果,第一志愿愣是沒上啊!!!然后我就待在了四川。。所以這次能夠出去實習的機會對我還是挺有誘惑力的,而且考慮到自己還年輕,又沒有考研的打算(原諒我是一個翹課泡工作室的學渣),就打算多試試不同的崗位,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以后正式工作少走彎路。去了杭州以后,駕校估計是水了,女神估計也追不到了,朋友也沒法隨時約了,想著這些還是很失落的,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出去實習之于我就是熊掌,沒吃過,很新鮮,待在京東便是魚,穩定,對以后在成都工作也有益。權衡了很久,還是決定不忘初衷,出去走走,老大也說年輕人可以多出去經歷下(頓時減少了我辭職的心理負擔),不管以后混成什么樣子都不會后悔,也非常感謝父母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在京東實習的這段日子,我學到的最有利于以后發展的一點就是做事的態度,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因為到了企業里面,雖然你只是一顆螺絲釘,但是也要緊緊地扭著,不然整個系統都有崩塌的可能性。另外就是遇到不懂的,研究不出來就別死磕啦問問同事,沒準分分鐘就給你解決了,效率多快我個人覺得京東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公司,很多業務也是很有針對性和創新,不會讓人感覺是很多互聯網公司遍地撒網似的投資開辟新業務。有點不好的就是感覺這邊技術氛圍不是很濃,同事的桌子上都沒有書,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在這里看書了。而且代碼不是特別的規范,很多地方注釋不是很標準,還有編碼風格有點亂(我覺得這個和快速變化的業務以及他們都用eclipse有關,如果用idea會自動幫你提示這些問題,哈哈,idea大法好)。
最后希望京東越來越好,部門同事也一路高升。
第一次寫非技術類的文章,文采不是很好,輕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