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質帝被毒殺這年,是公元146年。
每當奸邪之人得勢,忠良之士勢必會慘遭迫害。此后,李固開始盡自己所能阻擋梁冀的胡作非為,但現在看來,效果猶如螳臂當車。這一場忠奸較量之中,李固很快敗下陣來。梁冀先通過威懾眾臣,勾結宦官曹騰,按照自己的意愿立了新皇帝。這位皇帝即漢桓帝劉志。之所以立蠡吾侯劉志為帝,主要是出于利益考量。如果按照漢朝正規的繼承程序,幼年皇帝駕崩后如果沒有子嗣,需要在旁系中按照關系親疏程度來挑繼承人。首先考慮親兄弟,然后再考慮堂兄弟,如果還沒有就繼續向外找。此時正統的繼承人是清河王劉蒜。劉蒜是漢質帝劉纘的堂兄弟,都是漢章帝的長子嫡孫劉寵的孫子。但是由于劉蒜為人清正,曹騰認為日后難以駕馭,于是暗中跟梁冀商議,改立他人。最后不知道漢桓帝劉志是如何進入了梁冀的視線,因為劉志的封地在河北一代。劉志當年14歲,是漢質帝劉纘的堂叔,非常意外地被推到了皇帝寶座上。可能是因為劉志的年紀非常微妙,正處在可以調教同時還沒有形成自己主見的階段。另外,梁冀有一個妹妹正好也到了待嫁的年紀,桓帝當上皇帝后,屁股還沒坐熱,梁冀便將這個妹妹送入宮做了皇后。從此梁家牢牢地控制住了朝堂。
朝廷中的這些巨變均是在一年內迅速完成的。清流派完全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梁冀完成他的布局后,迅速召集了之前受李固打壓的人士對李固展開了政治絞殺。除李固之外,還有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請流派杜喬也受到了迫害。梁太后知道這些人都是國之棟梁,于是出面營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制止梁冀的政治迫害。李固的子女亦多受牽連。在這次迫害過程中,奏章是馬融代寫的。此后馬融在官場中步步高升。這一年正巧趕上太學擴建,幾乎可以肯定馬融在太學機構擔任了重要職務。太學擴招后各路高官子弟都來鍍金,司空袁湯家的小少爺袁隗(此時大約15歲左右)也不例外。袁湯與馬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此時都已經年近古稀了,加上此二人都是梁冀的親信,于是地位懸殊但意外相合的兩人撮合了子女的婚事。袁隗這邊娶到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馬倫,而袁隗的哥哥袁逢卻因為沒管好自己的下半身,在146年意外獲得了一子,這個男孩后來被起名為袁紹。
另一邊,梁冀我行我素對李固和杜喬進行迫害。不久二人就經受不住折磨而過世。李固和杜喬死后,梁冀終于可以敞開手腳來胡作非為了。他迅速出手,令潛在的皇權競爭者清河王劉蒜陷入一場政治陰謀中,以謀反的罪名逼死了劉蒜。而繼任的漢桓帝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在梁氏家族巨大的陰影下過了十二年。也正是從順帝駕崩起,至東漢滅亡,東漢的皇權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各方勢力的挑戰,最終無奈地走向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