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包包,是否入流,是否有賣點?這是走自己路子的思維,也是設計師要考慮的問題,然而,有這類思維的只是自主品牌和設計師要得到的結論,可是,在這行業中,很多工廠為代工,做著OEM的交易,只做銷售的一方,只是分析市場需求訂貨,那么,誰能主宰市場,誰才是包包行業的贏家?就目前而言,想把自己的品牌做起來,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沒有好的策略,想都別想!早前可以靠某個特殊的功能,效果,價位,銷量等搶占市場,或許可以用錢砸出來,現在不是不可能,也是可能,只是付出的代價更大,所以,這種路子并不可取。我們常常聽銷售講,某個款又是爆款,某個團隊可以打造爆款等等,如果爆款就那么容易打造出來,那么,有錢賺的生意誰不想做?因為有贏利,所投下去的錢也是可以賺回來的,中國啥都缺,就是不缺有錢人!在這里我并不是想拆臺,只是這種可信度太低,說說還行,千萬別當真!
記得郵差包風靡一時,到處可見郵差包,走在大街上都能見到,別說大街上見到不算什么,我們來了解一下包包市場占有率,比如一間工廠有100人,按生產力計算,每天每個人生產真皮包4到6個,也就是說每天有400到600個包出貨,一個月按26天計算就有10400到15600只包,一年就有124800到187200只包面市,可是,就100人的工廠生產出來的包,我們平時坐公交地鐵,逛街吃飯,見過有幾個人背自己工廠出來的包包?可以用石沉大海來形容,完全看不到影子,那么,這些包去了哪里?作為內銷品牌,市場占有率有多大,很明顯,市場很大,這塊蛋糕有很多人在分,不是一家獨大,你想說某個款成為爆款,那只是一部分消費者而已,或許說在眾多包款之中銷售領先。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認為自己的品牌做得還不錯,那好,去到三元里皮具批發中心問問,都是行家,能知道你的品牌的到底有占幾成?如果10個人之中有1個人知道,這個牌子每年的營業額可能都過億了!
如果自己想做品牌,無論你的想法有多好,市場也認可,你只不過做了包包市場的一根線頭,可有可無,把這根線頭做好,已經很不容易,每天不斷有品牌注冊出來,每天有品牌趴下,這也是市場規律,誰也無法改變,那么,有人會問以后的路子到底該如何走,我只能告訴大家,好的必須堅持,不要以短期利益為目的,貪多不亂。例如做背包,把背包區分開,自己到底做哪種材料和類型有一定的優勢,那么,理應精益求精,堅持做下去,不求有暴利,先考慮生存再發展,如果連起碼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或者說一開始就想賺大錢,把利潤抬高,或許短時間賺到錢了,往后呢?消費者又不是傻子,網絡那么發達,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一旦穿幫了,末日也就到了,除非不想做自己的品牌!所以,品牌貴在定位,千萬別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