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套利。
為防有些朋友不清楚概念,所以先強行解釋一波:
所謂套利其實就是價差交易,簡單來說就是某種資產或者商品因為時間、地域、制度等原因導致市場分割,擁有兩個市場,對應兩個市場價格,于是可以從價格低的市場買入到價格高的市場賣出,類似于倒貨。
套利有很多種形式,比如股指期貨套利、商品套利、統計套利等等,而前述套利又有很多具體的做法,比如DAVID介紹過股指期貨套利的其中兩種方式:ETF基金+當月股指期貨空單,ETF基金+遠期股指期貨空單。
其他大家可能聽得比較多的有期現套利、私有化套利、ETF基金的折溢價套利、分級基金的合并分拆套利、停牌股套利等等。
套利方法有很多,但是最終的邏輯都是類似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主要說說LOF基金的折溢價套利,因為這個原理最簡單門檻最低。
一、LOF基金的套利空間
首先要理解套利空間或者說價差存在的原因,前面說了,是通常是市場分割導致的。
LOF基金,也叫“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從名字也可以看得出來,LOF基金有兩種交易方式,一種是一級市場按照凈值申購贖回(包括場內申贖和場外申贖),另一種是像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交易,有一個交易價格。
正是因為有這樣兩種交易方式,有兩個市場,所以導致了兩個價格,一個是一級市場的凈值,另一個是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當這兩者之間出現了一定的價差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套利。
二、LOF基金的溢價套利
折溢價都是相對凈值而言,溢價意味著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相對凈值更高。
當溢價率大于交易成本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一級市場申購,再從二級市場賣出,所以LOF基金溢價套利也叫申購套利。
具體做法如下:
1、T日,場內申購基金。
2、T+2日,確認基金份額,當日賣出。
這里需要注意兩點:
1、確保溢價率足夠高,也就是說要保證價格-凈值>交易費用。費用包括申購費,二級市場交易費用。
2、最好是場內申購而不是場外,場內是T+2,而場外申購的話,需要通過轉托管系統再轉城內賣出,需要T+4日才能確認,需要多承擔兩天的風險。
可能的風險:T+2日溢價消失,或者交易的人太多導致踩踏。
溢價率不需要計算,直接到集思錄查看即可。
前幾天雄安概念火的時候,基建工程的溢價率一度高達15%,可惜我對熱點比較遲鈍,并沒有抓住這次機會。
從這也可以看出,套利如果能夠提前埋伏,確定性還是比較高的,反之就可能需要時刻盯著,比較浪費時間。
三、LOF基金的折價套利
折價是指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低于一級市場的凈值。
當折價率大于交易成本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二級市場買入,然后在一級市場贖回。
具體做法如下:
1、T日,場內買入基金,當日不可用。
2、T+1日,贖回基金
明白了LOF基金的套利,也就明白了ETF基金的折溢價套利,原理是一樣的,差別在于兩者的申贖起購金額,深市LOF基金申購是1000元起,滬市5萬起,大家都可以接受,而ETF則最低30萬份起,按照最低的算起,也要百萬金額的起點,通常機構才玩得起。
客觀來說,套利是個好東西,如果你手上有很多的閑置資金而市場上又沒有合適的投資標的時候,套利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幸運的話,一年下來甚至可以獲得10%的收益率,萬一不濟點,也比單純的買貨基強。
四、風險提示
但還是需要重點強調一下風險。
大家也看得出來,主要的風險就是基金凈值波動的風險,導致溢價或者折價消失,所以一定要保證折溢價率足夠高,保留一定的安全邊際;其次就是流動性的問題,如果LOF基金的成交額過小,有可能導致申購賣出的時候很困難。
所以建議大家玩的時候最好避開只有少數幾只基金存在套利機會的時候,因為這樣的話可能會有很多人參與,套利這種東西人一多就容易出事,最好選擇有很多基金同時折溢價的時候,而且單次投入的金額不要太大,玩玩就好。
其實LOF基金套利并不難,主要還是想借這篇文章表達一個觀點,就是保持開放的眼界,不要只看到做多股票,除了股票之外還有廣闊的天地,在風險同等甚至更低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同樣高的收益。
如果我們能夠提高自己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那就有更多的選擇,就不會一心想著股票,對待股票的態度就會更加理性和審慎。
如此一來,在投資股票的時候,就能夠毫不在意地舍棄平庸的機會,只有在機會絕佳的時候,我們才發出最佳一擊。
—END—
其實LOF基套利空間不大,因為門檻低,操作簡單,所以很多人都會。
套利這種東西,人一多就容易出事,所以建議各位如果剛接觸,拿點小資金玩玩就可以,重要的是理解套利的思路,為之后的分級套利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