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從來都是“灰姑娘”逆襲的舞臺,九鼎、百合網就是典型。
正當人們認為,沉默許久的新三板將不會再上演“灰姑娘”的故事。
2017年初,大運汽車(870012.OC)正試圖沿著“前輩們”走過的路,導演自己的童話。
2017年3月30日,大運汽車發布一則25.3億元的融資方案,如果完成,這將是今年以來新三板最大的融資案。
更為重要的是,融資完成后,大運汽車估值將達到118.91億元,成為新三板市值超百億的少數公司之一,并一舉超過行業龍頭中國重汽(000951.SZ)。
要知道,在掛牌新三板的最后一輪融資中,大運汽車的估值僅為47.66億元。這位昔日的“灰姑娘”,是如何逆襲的?又能否逆襲成功?一、重型卡車行業大爆發,大運汽車撞上風口大運汽車是一家商用車制造企業,主要從事卡車和其他專用車輛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重型卡車(以下簡稱“重卡”)是大運汽車所有業務中的核心。
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3.23億元。其中,重卡業務收入就達到20.62億元,占比62.05%。大運汽車的命運,也隨著重卡行業起伏。2016年以前,大運汽車是個不折不扣的“倒霉蛋”。
公司從2009年開始從事重卡業務,歷時5年,好不容易在2014 年度重卡產銷量已接近盈虧平衡點并實現盈利。眼看著公司的苦日子就要到頭了,但重卡行業卻在2015年迎來了低谷。
張月明經理從公開數據看到,2015年重卡市場生產量下降8.28%;銷售下降25.98%。重卡行業不景氣,當年,大運汽車也虧損了5709.99萬元。公司賺不到什么錢,又處于傳統行業,估值自然也不會太高。2015年12月,大運汽車向經銷商、內部員工和外部投資者等組成的4個持股平臺融資2.84億元。
融資完成后,公司估值為47.66億元。但沒多久,大運汽車的命運就改變了。在登陸資本市場前夕,大運汽車受到了命運女神的垂青,活生生地當了一把“風口上的豬”。2016年7月26日,新版GB1589正式發布實施,對道路車輛的尺寸、軸荷等進行了標準化規定。在GB1589落地的同時,國Ⅴ排放標準也在逐步落地,所有卡車均須符合國Ⅴ標準要求。新版GB1589和國Ⅴ標準的重壓之下,大批車主需要更換車輛,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重型貨車的更新大潮。更新換代導致車輛短缺,但當年因基建投資增加,重卡尤其是物流類重卡需求井噴。
于是,2016年下半年,重卡行業出現快速增長。2016年上半年,大運汽車的營業收入為23.86億元,凈利潤為2319.11萬元。但2016年全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則分別為61.78億元和2.10億元,同比增長82.01%和341.13%。這一勢頭,到了2017年也未見減緩。讀懂君從大運汽車2017年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看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5-27億,同比增長124.66%-142.63%;凈利潤為1.2-1.5億元,同比增長3184.97%-4006.21%。
其中,重卡業務收入為39.04億元,同比增長89.33%。通常來說,商用車行業第一季度的營收往往占到全年的20%左右。如果不出意外,大運汽車仍將繼續他神奇的表演。
二、5696輛車帶來4億凈利潤,新能源汽車決定公司未來如果說,重卡改變了大運汽車的命運,新能源物流車則決定著大運汽車的未來。除重卡業務外,新能源物流車業務成為大運汽車另一個“殺手锏”。至于這塊業務有多賺錢,張經理列一組數據,你們感受下。
大運汽車曾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預計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82-83億元,凈利潤6.7-7.2億元。隨后,因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公司 2016年度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實現的收入和利潤暫不確認。除去新能源物流車帶來的效益,大運汽車2016年營業收入為61-62億元,凈利潤為2-2.1億元。和業績預報相比,利潤少了超過4.6億元。
考慮到2016年公司銷售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為5696 輛,張經理大概算了下,一輛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的銷售,能為公司帶來8.08萬元的凈利潤。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公司還對2016年-2020年的盈利預測進行了預測,預測結果如下: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這里,張經理為大家做一個科普。
根據2015年四部委下發規定,對新能源汽車,按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助1800元,每輛補貼總額不超過 13.5 萬元。同時,大運汽車所在的山西省,還對省內推廣應用的電動汽車,按照同期國家補貼資金 1:1 配套省級補貼資金。并以同期國家補貼標準 1:1的比例,給予省內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營銷補助資金。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大運汽車開發的4.5t純電動車型裝配的電量為65kWh。
按此計算,一輛65kWh的新能源汽車可以獲得的補貼為,(65*1800)*3=35.1萬元左右。截至目前,大運汽車已有13款新能源汽車車型被列入國家 2016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
同時,2016年,公司還通過銷售新能源客車實現收入4.72億元。說新能源汽車是大運汽車新的利潤增長點,一點兒也不為過。
三、重卡和新能源汽車,能助公司完成逆襲嗎?大運汽車的崛起,歸結于重卡行業的復蘇和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合適時間,出現在合適的地點,使得大運汽車在新三板獲得超過行業領頭羊的機會。
但是,大運汽車究竟能不能完成這一逆襲呢?在讀懂君看來,實現這一目標難度不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用在大運汽車身上再合適不過。重卡行業,本身作為一個傳統行業,是不存在高成長性的。所以,整體行業變化只能隨外部環境的變化呈現周期性的變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季度銷量翻番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去年火爆局面之后的陸續交車,而隨著積壓訂單的逐步完成,運力過剩和運價下降,也決定了重卡行業不會在2017年出現大幅上漲。“今年一季度重卡同比凈增長超12萬輛,給市場帶來了過剩的情況,這個壓力會在二季度后期和三四季度體現出來。
預計全年重卡銷售呈現前高后低態勢,同比增長7%-8%,約78-79萬臺。”第一商用車網謝光耀在申萬宏源的重卡行業電話會議談到。去年四季度,重卡的爆發是以煤炭這種低端的資源型運輸需求為主。但早在去年11月份,運價下降已經初見端倪。
加之此前有消息稱,為控制霧霾,一些城市禁止公路運煤,要通過鐵路運煤。因此,重卡行業是否能維持高增長前景存疑。禍不單行的是,大運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也因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調整受到極大影響。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宣布對原有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進行調整。
在最新方案中,補貼標準從原先的1800元/kWh,變成了采取分段超額累退方式。同時,規定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還規定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
同時,山西省的補貼也有所下降。今年3月7日,山西省宣布,對電動汽車按照國家同期補貼資金的50%給予省級營銷補助。同時,取消省級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補貼。
這一政策對大運汽車最直接的影響是,由于大運汽車2016年銷售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的客戶均為非個人用戶,公司對2016年度銷售的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實現的收入和利潤暫不確認。而更為深遠的影響是,隨著補貼調整,大運汽車純電動物流車業務帶來的效益將大幅下滑。
以大運汽車開發的65kWh純電動物流車為例。按最新的標準,大運汽車每臺車的國補金額為:30×1500+(50-30)×1200+(65-50)×1000=84000。再加上地方補貼不得高于國補的50%,也就是說,大運汽車每臺車最多可獲得補貼12.6萬元。這與此前大運汽車預估的平均單車政府補貼近35萬元相差甚遠。補貼下滑,意味著客戶購買純電動物流車將支付更多費用,大大降低其購買的積極性,純電動物流車業務的前景也隨之黯淡了許多。
其實此前,已有多位業內人士曾對純電動物流車的前景,表示不看好。上汽躍進汽車銷售公司純電動事業部高級經理胡玉久曾表示,之所以純電動物流車會有市場,歸根到底是有補貼。如果補貼沒有了,需求也會隨之萎縮。而作為純電動物流車的終端用戶,圓通速遞CEO相峰在近日一次電動物流車大會上表示,純電動物流車的技術目前仍然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提高。
大運汽車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業務,能否給公司的持續發展帶來動力,也是未知數。公司原來的兩大推動力——重卡和新能源汽車,現在可能變成了其發展的最大阻力,大運汽車,將如何完成逆襲?喜歡新三板,A股的朋友打開我的雪球名片加我微信。
作者:安家財富
鏈接:https://xueqiu.com/7382087032/90204055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