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細沙,幾個模型,通過自由擺放,就可以表述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沙盤療法的奇妙之處。
2017年8月5日-2017年8月8日,晉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迎來了兩位來自石獅厚德心理咨詢中心的沙盤師上仙-孫仁令老師和郭鵬程老師,為輔導站的小仙們進行為期四天的沙盤游戲療法培訓!
什么是沙盤游戲療法呢?
沙盤游戲是來訪者在沙盤治療師的陪伴下,運用所提供的沙箱和各種玩具在沙箱里制作沙盤作品,以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沙盤游戲對于來訪者心理問題的治療機制,在于通過沙盤游戲可以促使來訪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恢復。通過使用箱子、沙和玩具制作的沙盤作品,可以將人的心象充分地表達出來,而心象是指由意識與無意識、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相互交錯時產生的由視覺所捕捉的映像。
第一日,兩位沙盤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將沙盤游戲歷史、在中國的發展的建設,沙具的收集、沙具的象征意、沙盤游戲療法的心理學理論及其治療原理等,為嗷嗷待哺的學員們打開了神奇的沙世界。
沙介于生命與物質之間,如水一般,既是固體的,又是流體的,它變化無常又易于掌握,它無窮盡的形態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上滿足了人創造和想象的本性。
瞧,顯微鏡下的沙粒,多么的美妙神奇,不經感嘆,每一粒沙都是一個世界。靜靜的用手觸摸細微的沙子,不知道百萬年之前它有著什么樣的模樣呢?它經歷了什么?又是如何保持著如此實在的觸感呢?
第二日,兩位沙盤師在之前的理論基礎上,對初始沙盤的意義、沙盤的創傷主題與治愈主題用實例進行接地氣的分析,組織現場小組沙盤體驗,幫助學員們初步掌握沙盤游戲治療的操作方法,為學員們在今后的咨詢中運用沙盤游戲進行心理治療打下基礎。同時,使學員們本身的咨詢能力和治療方法得以充實。
第三日,兩位沙盤師從十年歷劫升仙中的抽出沙盤游戲療法案例,像播放連續劇一樣讓學員們去感受他們在個案是如何用抱持的態度最大限度空間地給來訪者想象的自由,容許來訪者自由的去創造一個屬于他/她的“世界”,陪伴來訪者將其內在想法和感覺與外在的世界相聯結,從而激活來訪者自我治愈的能量。同時,老師充積極調動學員們的狀態,激發學員們利用非言語交流和象征性去嘗試著解讀沙盤中的潛意識表達。接著,老師引導學員們用繪畫的方式,去體會身體的感受,聆聽感覺背后的聲音,去體驗畫紙的觸感、畫幅的大小、用筆的輕重、空間配置、顏色、構圖等給身體和心靈帶來的體驗。
第四日,兩位沙盤師對學員們進行心理(沙游)咨詢師的專業成長與個人成長的分析以及組織沙盤體驗,讓學員兩個人一組,一個做“來訪者”一個做“咨詢師”,進行個人沙盤體驗,當“來訪者”將沙盤擺放結束后,“咨詢師”開始陪同“來訪者”對沙盤世界進行探索,努力對沙盤世界進行深入的體驗和經歷。在整個陪伴過程中,“咨詢師”為“來訪者”建立起一個安全、被保護、無條件接納的環境,充分尊重來訪者的個性,在適當的地方給予共情,以及在必要的情況下給出建議性、隱喻性或提問性的詮釋。
后續學員們的反饋
我來說說自己的心得吧,我很榮幸參加此次學習,盡管時間短、內容新,全面掌握操作技術有一定的難度,但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感到非常輕松、愉快,實操的沙盤體驗,讓我體會了小組和團隊的團結合作精神,短短四天收獲很大、受益匪淺。我想,要學好沙盤療法,從陌生到精通,中間要走一段很長的路。這不僅需要努力和付出、而且要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并且需要進行系統的專業的培訓,才能更好的得以成長,所以,上仙啊,小仙在此恭候你們下次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