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容勒啟動RX計劃后的第001篇原創(chuàng)文章
寫作到底是一件什么性質的工作?是感性的,自由揮發(fā)的;還是技術的,邏輯的,流程化的?
這兩天正在看關于【目標管理】的書,有一句話聽來很有道理:
能量化的盡量量化,不能量化的盡量細化,不能細化的流程化。
這應該是德魯克說的。有人說,美國總統(tǒng)表彰德魯克,點評其在管理學上三大貢獻,其一就是【目標管理】。我沒考究過真假。但我感覺他說的對。
即使是藝術創(chuàng)作類工作,也是可以量化細化流程化的。更別說,新媒體的內容創(chuàng)造,更多是商業(yè)性內容的創(chuàng)造,要滿足商業(yè)目的,而非純藝術的自我表達。只有流程化、技術化,才能不斷優(yōu)化提高。
那么,一篇微信文章,或者說一篇文章的創(chuàng)造,要經(jīng)歷幾個流程?每個流程的要點又是什么?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主題:
01-目的
容勒數(shù)學很好,絕非吹牛。高中時,一百五十分的卷子,可以拿到一百三四十分,數(shù)學小王子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咱數(shù)學這么好的三大訣竅之一,就是審題!
可以說,一道題能否答對,一半的功夫在審題。做文章也是,作文的審題,就在了解目的。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為了追熱點?還是為了提高閱讀量?為了宣傳公司形象?為了滿足公司和上級領導自吹自擂的惡趣味?
為了宣傳產(chǎn)品品牌?還是為了增加銷量?還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
無論是何目的,都要先行確定。
否則就是背道而馳,吃力不討好。你每天追熱點發(fā)段子,寫的東西和公司、產(chǎn)品半點關系也無。那你的目的就是為了扯犢子。
企業(yè)和產(chǎn)品都沒宣傳到,目標用戶也沒沉淀下來,怪不得別人。
你為了沉淀目標用戶,為了宣傳產(chǎn)品乃至提高銷量。那就不要和別人比閱讀量。
總之,先確定你的目的目標,再動手去寫。
02-選題
不同的做內容的團隊,對【選題】二字的涵蓋范圍理解不同。
例如寫一篇關于【軍事】的文章,叫選題;更細點,寫【武器】,也是選題;再細點,寫【航母】也是選題。
確定選題,就是確定寫什么。
每一個做內容的團隊,都會開選題會,區(qū)別在于形式和重視程度而已。定選題的依據(jù)是什么呢?
首先是要符合目的。你做新媒體,做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啥。那你的這個選題,第一位的要求,必然是要滿足你的目的。
其次是需求。你要了解你的目標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內容。
最后是受眾。選題有大小之分,大的選題、熱門的選題。受眾多,閱讀量會比較高。小的選題、非熱門的選題,受眾小,閱讀量可能會少一點。
做新媒體的,天天談追熱點,熱點在選題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加入進來討論了。
例如你做的是一個時尚的號,目的就是給用戶講解穿搭技巧。這時候有一個大的時政熱點發(fā)生,那你又想追熱點,又要符合定位和目標。
那就寫寫名人的穿搭吧。
03-主題
任何文章都要有個主題。你想表達什么,想說什么?
選題和主題的區(qū)別是啥?舉幾個了例子你就懂了:
例子一:一個影評號,選題:《瑯琊榜》;主題可以是:
A:推薦本劇,從劇情、演技、主創(chuàng)、口碑四個角度做點評。
B:揭秘《瑯琊榜》的制作團隊:正午陽光。為啥這個團隊出品的都是精品?
C:《瑯琊榜》的演技派,他們參演的劇集都是質量保證
例子二:一個時尚號,選題:《瑯琊榜》,主題可以是:
A:《瑯琊榜》的服飾到底有多考究?
B:幾大主要男性角色,從他們的臉型身形看他們的服飾,以及他們的現(xiàn)代裝。
C:從《瑯琊榜》看顏色搭配。
為啥都是《瑯琊榜》?因為我現(xiàn)在正在看這部劇……
如果你寫的是一篇觀點論點式文章,主題就是你的觀點和論點;
如果你寫的是方法技巧式文章,主題就是你要解決的問題,你的核心知識點;
如果你要寫的是資訊類文章,主題就是一句話事件概述……
如果你要寫的是文案,主題就是核心賣點……
04-結構
用什么樣的結構方式,組織信息,來呈現(xiàn)文章主題?
關于文章結構,我們聽得最多的是金字塔結構。例如,本文就是金字塔結構,分兩層,第一層是本文主題:微信文章的創(chuàng)造流程;第二層是主題呈現(xiàn),分10個流程。
上學時候,我們學的最多的是總分結構。具體的變形有總分,總分總,分總。也可以說是論點與論據(jù)的結構。
例如,論點是晚飯吃得少身體好,先拋出論點做開篇,再拋出三個論據(jù)來證明,每個論據(jù)一段。
分總,就是先拋出證據(jù),最后來得到結論。
一般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喜歡對方用總分的結構。先告訴我結論,然后告訴我有幾點,然后再一點點展開說。
所以有些人說話,已經(jīng)習慣了三點論,不管說啥,先扔出三點?!娟P于這件事,我有三點看法……】也許他一點也沒想清楚,先扔出來,唬唬人,再慢慢想。
關于文章的結構,我們可以單獨寫幾篇文章了。本文不完全展開了。
例如故事性的結構;就可以單獨寫一章了。例如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又可以寫一兩篇了。
05-寫作
前面的四個流程,可以統(tǒng)稱為策劃環(huán)節(jié)。
當設計完文章的結構后,基本上,每一段的概述你應該已經(jīng)寫好了。到了寫作環(huán)節(jié),就是把每一段都寫完。
寫作的環(huán)節(jié),套用一個寫作規(guī)范,叫信達雅。
信,愿意是翻譯文章要忠實于原文。這里,我們可以引申為,信息要盡量真實可信。要把事情說清楚。要完成段落在結構上的任務。
達,就是文句通順,不要連話都說不清楚。
雅,就是有文采。至于什么是文采?寫得多看得多了,你自然會找到感覺。
06-編校
編校不必說,第一是檢查結構,第二是檢查錯別字,第三是修改語句,讓文章更通順,讀起來更爽快,潤飾文章的風格情調。
07-視覺
配圖和排版。
視覺上,盡量找到自己的風格,并不斷優(yōu)化?,F(xiàn)在很多人喜歡極簡風。如果實在不知道搞什么風格,就用極簡吧,省事還顯得高大上。
至于什么叫極簡風格?去看看那些排版比較好的,學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速成,那就教你四招:
第一字體別太大;第二兩邊和段落間要留白;第三主要文字用灰色;第四找到一個色系作為標題和文字的配色。要么綠色,要么藍色,要么紅色。顏色越多越不極簡。
08-發(fā)布
這個不用多說,核心陣地首發(fā),其它多平臺分發(fā)。
09-互動
這個也不用多說,能互動的就互動,互動可以增加用戶粘性,有些平臺,互動還可以增加推薦。
10-分析
拿一天,一周的數(shù)據(jù),做分析。
為啥選一天?多數(shù)情況下第一天的數(shù)據(jù)是最高的;為啥選一周?一周后的數(shù)據(jù)基本上也沒說變動,意義不大了。
分析啥?
從數(shù)據(jù)和用戶評論進行分析。閱讀數(shù)、轉發(fā)數(shù)、留言數(shù);用戶評論內容。
分析完干啥?
從上述流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優(yōu)化。如果文章數(shù)據(jù)不好,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如果文章數(shù)據(jù)好,又是哪些方面的原因?
選題還可以再優(yōu)化嗎?這個主題是不是定的不好?文章結構是不是不行?寫作技巧要不要改進?視覺效果是不是可以更好看?
這就是一篇文章的基本寫作流程。每個流程下,還有很多細節(jié)需深挖。等俺慢慢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