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捷徑。賣一套繪本,也需要實打實地去做。
為什么我對賣一套繪本這么感興趣,因為人生的大道理,就藏在生活的每件小事里。
賣書,我總結了3點:理解、運用、深耕。
1、理解
做一件事,先回歸它的本質。
書,本質上來說是傳播認知的載體。水往低處流,認知也從高處來。一本書的作者及其推薦者,在該書的領域,認知一定是高于讀者的,是知識的布道者。
那么,好的圖書推廣人是什么樣的呢?他們必須牢牢掌握該領域的知識信息,并有高度的認知水平,還要有自己的深刻理解,由此產生新的理念,進而改變世界。
比如,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寫下了《國富論》。這是第1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和商業發展史的著作,提供了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理論基礎。由此,發展出了現代經濟學科。
一本書,發展出一門學科,堪稱知識的源頭。
一本書最好的代言人,就是該書作者。作者的認知水平,代表了作品的高度。
那么,這套西游記繪本的作者,是個怎樣的人呢?
她叫周壑洋,低調的80后妹紙,北京人,是一名原創繪本作者、插畫家。自幼習畫,07年畢業于北京印刷學院媒體藝術設計專業。還做過網絡編輯、美術教學。通過在北京巨人教育,教授素描、色彩、兒童畫,熟知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特點。
由此,創作了這套8冊的西游記繪本,供0-8歲的兒童閱讀。
2、運用
書始終是工具,人和認知才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用來踐行思想和方法論的,否則就只是無用之材。
前出版人周合,就是這樣有思想有擔當的推書人。周合現任上海市兒童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她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工作時,就懷著做教育文化的理念,而不是為了出版而出版。
周合把目光投向了,愿意為認知付費的高端市場,堅持“低印數、高碼洋”的出版戰略。
她出版的書,不是先制造,然后賣出去。而是帶給受眾全新的教育文化,教育理念,從而創造他們的消費需求。
回到我們的繪本作者,周壑洋。通過教授素描、色彩、兒童畫的經歷,熟知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特點。創作的這套繪本,畫風簡單輕松,比純文字趣味性高很多。通過運用這套繪本,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以及對繪畫的興趣。
3、深耕
前幾天,全球性軟件社區InfoQ,在十周年之際,出版了一本架構書《聊聊架構》。這本書的作者要求,不要宣傳作者,不邀請他人寫序,封底不寫推薦語。
就這樣,一本完全違反商業推廣規則的“裸書”面世了。
結果如何?一本沒怎么推廣的書還沒上架,只在微信店鋪預售,幾天就被預定了近3千本。
我不想談這本書的內容及其作者有多優秀。買單的基本都是InfoQ的用戶或作者的讀者,這是沉淀的力量,大家在為InfoQ和作者的能力和信譽買單。
無獨有偶,剽悍一只貓月初推的一篇文,推廣晨讀號的,沒有標題,題圖空白。但仍然閱讀10萬+,這歸功于他之前就積累起來的粉絲基礎,以及人脈、平臺、渠道等資源。
一個積累起信譽和影響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有人買單。
高樓大廈,是從第一塊磚蓋起的。要賣好一本繪本,也沒有捷徑。啃知識體系,提升認知,鍛煉講故事能力,慢慢積累能力和資源,才是最節省時間的那條路。
人生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