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意義是什么?
閱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借此把人類創造的金精神財富“占為己有”。書寫是與自己的靈魂交談,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經歷轉變成內在的心靈財富。信仰是與心中的上帝交談,借此集聚“天上的財富”。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種交談,而這三種交談都是在獨處中進行的。——周國平
在我看來,閱讀豐富人生,啟迪智慧。
如何安排閱讀時間?
閱讀要花時間,如何安排呢?早起一點,現在6:30起床,早上完全可以看書半小時;中午午休睡少點,也可以擠出半小時,養成睡覺前閱讀的習慣,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這樣就有兩個小時了。時間就像乳溝(不要說我污,不是我說的),擠擠總會有的。
怎么做閱讀的計劃?
最好制定一個閱讀計劃,這樣對每個月要閱讀的內容心中有個數。做計劃可以讓自己保持連續性,可以養成好的習慣。我自己就喜歡做計劃,每到月初幾天會選擇這個月要讀的書,假如計劃是一周一本,那一個月就是四本。再就是,假如你想看的書太多,做計劃可以讓自己將閱讀這件小事有條不紊的進行。
現在有個習慣,就是每讀完一本書會記錄讀這本書花了多少時間,這樣月底總結的時候心中有個數。自己將時間花在了哪些書或者哪類書上,這可以作為下個月的閱讀計劃的參考。可以看看我先前寫的有關閱讀的這篇文,我想這會對大家建立起自己的閱讀體系有所幫助。
怎么閱讀?
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讀的,一類是涉覽的;因為我們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于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讀書本來是至樂之事,杜威說,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佛蘭西也已說過,讀書是“魂靈的壯游”,隨時可以發見名山巨川,古跡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梁啟超
讀就是了,不要太約束自己。現在網上大批濃縮書,我看還是少讀濃縮書,但是它可以作為你是否會精讀這本書的參考。
書還是要自己讀,我相信,每個人從書中得到的理解會不同。讀完后可以再回頭來看看別人的書評,看看別人是怎么寫書評的,有哪些地方是自己沒有想到的。這樣有助于自己的理解力和閱讀力的提升。
我現在讀書做筆記的方式大概有兩種,一是做思維導圖,日后回顧時可以馬上找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精華。二是做摘抄筆記,或寫書評。以上的兩種方式我自己都存儲在云盤中,這里推薦印象筆記和有道云筆記。并且給每次的筆記打上標簽和日期,這樣日后需要檢索的時候真是太方便了。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一定要帶著問題來閱讀,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這個——我從閱讀中獲得了什么?或者這本書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將這樣的總結寫下來,記下感受和心得,經過日積月累,我相信自己會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