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家對我的處女作的支持!在此先對它做一簡單介紹:
這是我的處女作,2018年1月發行。一本人文理論的書,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一本探討管理的書,也是一本日記、一份留念......這確是一本理想之書!目前低調發行,只印影了紙質版,沒有電子版,沒有網絡銷售,沒有博客。如果您有興趣,可以聯系我的微信(簡書有注明),告訴我你是“簡書看到的”,我會給你直郵到家。
出版還沒有多久,隨著我的重新閱讀,就發現不少錯誤,感到十分愧疚。然而我不該隱瞞它們,在此一一列舉。已經買我書的讀者,可參考此表;對于將來購買的讀者,我也會打印出放在剩余未出售的書中。
錯誤分幾種類型:
1. ? ?? 標點符號。比如兩個破綻號 “――” 出現在很多地方。這個有些冤,我記得與出版社互動校正時,這些地方原是小短線 “-”,我只改成一個破折號,所以也不知所以,而且在最后的排版交與出版社后,直到印刷了也沒有看到最后的電子樣本(這一點出版社有自己的考量,所以不便給我)。還有引用外國人名時有些忘記在中間加 “·”。這樣的錯誤的量很大,不影響閱讀大意,我就不向讀者細說了。
2. ? ? 明顯的錯別字或語法錯誤,如下表:
3. ? ?? 不妥的語句。畢竟是一年前起筆的稿子,如今再讀,從一個輕松或第三者的角度感覺某些地方能有更好的表達,如下表:
依照以上三個錯誤類型,尤其后面兩種,我會為已經購書的讀者做導讀,大約從3月份開始。另外,糾錯導讀完成后,從書的編排和純粹理論上我也會安排兩次導讀。
有人建議我不用如此鄭重地說自己書的不足。再三斟酌后,為了對得起讀者,我必須這么做。我為有如此多的瑕疵感到有愧于讀者,僅希望念在這是自出版和有限的時間、精力的份上請求諒解。然而,大家可以想一想:能如此犀利和別致的導讀除了作者,還能有誰呢?一本書不可能完美,既便出自大家之手。能如此親近地彼此分享指正,不正是此書的核心概念之一嗎?
此致
史亮 2018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