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大部分人都在尋求一條新的出路,一條無需朝九晚五、無需四處奔波、無需埋頭苦干就能出人頭地、實現經濟自由之路。
這條路,就是新媒體。不像銷售需要能說會道、東奔西跑,不像建筑工人需要日曬雨淋,不像平面設計需要操作各種軟件、整日臉色蠟黃地面對電腦屏,也不用面對體制內復雜的人際關系、不用在老板和甲方面前鞍前馬后、不用和手上的項目死磕。
大多數人眼中,運營自媒體,就是閑來無事寫寫文章、抒發下自己的人生感慨,吸引一大波讀者粉絲,隨后,既有其他媒體平臺找自己約稿、賺取穩定的稿費,又有粉絲捧場和自媒體平臺的廣告收入,甚至于出書成名,當一名自由作家。而后,旅行、結交新媒體大咖、參與知識講座、感受慢生活,將所思所想轉化成文字,這便是自己的日常生活。
如果說眼前的工作都是“茍且”,那新媒體這條路就是無數人追逐的“詩和遠方”。
02
身邊有個朋友也是狂熱的新媒體愛好者,他在自媒體之路上恍恍惚惚走了近3年,從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到簡書、百家號等,幾乎每個知名平臺他都入駐過;從散文、情感雞湯文、勵志學到心理類,幾乎每個熱門領域他都涉足過。
當網絡上關于寫作的爆文應運而生,比如,“通過寫文我也實現了月收入過萬”“靠寫作我月入3萬,大半年的時間存了15萬”“開簡書不到兩個月,獲贊1000多,單篇閱讀量近2萬是怎么做到的?”
他又花錢參與這些寫作大咖的課程,報了很多寫作課,前后投入近萬元。
這些文章僅看標題就讓人熱血沸騰,哪怕內容千篇一律,哪怕自己已經看過很多類似文章、但再次看到依然忍不住點開,凡是與寫作成功學相關的內容,都像有某種魔力,像一塊磁鐵牢牢吸引住他。
可與他同時期的許多作者都苦盡甘來了,他的自媒體之路依然前程漫漫。
再看他的平臺主頁,有時連續一整月日更,有時半月半年更新一次,文章內容也是五花八門,既沒有專注的領域,也沒有自己的行文風格。
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半年前,最后一篇文章是,“你還記得寫作的初衷嗎?”
當我問他為何停更,他說,見識了太多寫作大咖、學習了太多速成之法,今天模仿這個、明天模仿那個,最后卻不知道自己能寫什么、想寫什么了。
03
你所看見的遠方是真的,可遠方并不只有詩,你忽略了“茍且”。
網上有人在參加寫作訓練營后發出這樣的感慨:與其說我是加入了一個寫作訓練營,不如說是加入了一個勵志營。
成功者所說的那一套方法論,經驗豐富的失敗者也能總結出來。然而,人們只會聽取成功者的經驗,永遠不會聽取失敗者的經驗。這個世界的發言權永遠屬于成功者。
參加寫作訓練營的人前赴后繼,真正脫穎而出的卻沒幾個。其實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相對混跡于各類寫作大咖群、打卡日更群,最終成功的都是那些默默耕耘者。
有人寫追熱點、有人寫情感雞湯文、有人專注女性成長,每個領域都有杰出作者,貴在找到自己專注的領域,貴在堅持,而成功學永遠是喊著口號,在一群人的相互激勵與認可中提前獲得滿足感,它給人的感覺是速成,然前途漫漫,漸漸在失望與挫折中丟了專注的心。
村上春樹曾說,要寫出一部上乘的小說,與才華無關,要說秘訣,唯在堅持。因為寫好小說并非難事,不過要持之以恒地寫下去卻難之又難,絕非人人皆能。聰慧的腦袋終將過保質期,如果不能像魚一樣始終堅持游向前方,那就只會銷聲匿跡。唯有“支撐長期孤獨勞作的強韌忍耐力”,才是職業小說家的資格。
作家嚴歌苓所有的作品中,光是被著名大導演看中改編為電影的就有好幾部。而且,幾乎每過一兩年,她的名字就會出現在暢銷書架,絕對是高產優質作家。
有人問過她,你怎么能寫那么多書?
她說,“我當過兵,對自己有紀律要求的,當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難都不算什么。”
嚴歌苓說的自律,就是每天至少寫作6小時,隔一天游泳1000米,幾十年如一日。
其實,她也曾有想要放棄的時候,“每次坐到書桌前,我都全身顫抖,痛苦到不行,但我必須這么做,只有寫作,才能讓我有存在感。身為作家,那種痛苦是自己必須要去迎面克服的。否則,很快就會被寫作這個圈子淘汰。”
可見,真正的寫作并不自由,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
04
作為一名自媒體作者,與眾多行業一樣,有瓶頸、有背后的十年磨一劍:
一、高效閱讀、持續輸入,并建立自己的素材庫。很多人追逐暢銷書、相信快速閱讀法,其實,不論暢銷書還是快速閱讀,都是聚焦于現代人急躁、追求速成的心理。一些暢銷書或許能讓你獲得心理上的快感,并無實際作用,快速閱讀更是一種淺閱讀,對自己的深入思考、將知識內化毫無幫助。
寫作終歸是厚積薄發的過程,閱讀還是要以經典名著、專業書籍等為主,閱讀過程中做好筆記和重點摘抄,同時思考這些可以作為哪類文章的寫作素材并做好分類。
閱讀、筆記、思考是同步的,只有如此,運用時才能信手拈來。
二、追蹤社會熱點,結合自己的思想文化體系,嘗試將社會熱點融入自己的領域創作中。有人不屑于追熱點,但我認為,熱點正是人們當下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的一種體現。
不以熱點做標題黨,但未必不能借勢,將熱點實例引入文章,找到人們的關注點并提出自己的思考、見解,如果你的文章是干貨,熱點只會錦上添花。
寫作從來不是閉門造車,關注熱點、觀察身邊的人事,也是寫作的前提。真正的創作來源于生活,只有具備現實意義的作品,才有價值。
三、在沒有找到專注的領域前,可以多做嘗試。但,嘗試和篩選不能單單以閱讀量為準,閱讀量也有隨機性,不能因一味追求流量而忽略自己的興趣和擅長。興趣和擅長是保證你持續輸出的前提,否則,一味追求爆文會讓自己后勁不足。
正確對待寫作,寫作本身也是個學習的過程,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寫作的方式進行回憶和總結,這是知識的內化過程,構建自身知識的系統化。因此,以自己的興趣為專注領域,會讓你后期有動力持續吸收新的知識,完善這個知識系統。
四、確定專注的領域后,便是堅持。固然有天賦異稟者,但終在少數,大多數人的成功依然靠的是死磕到底。
有人在簡書寫了五六十萬字,依然是無名小卒、但始終不曾放棄;有人一朝寫出爆文就期待賺個盆滿缽滿,沒有得到想要的便輕易放棄,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有人篇篇爆文卻仍在進取學習。
也許你的努力暫時沒有收獲,但不要氣餒,這并非命運的不公,你要記得始終有人比你更努力,而比你努力好幾倍的人也收獲了比你多好幾倍的失望,可他們還是沒有放棄,你更沒有資格。
但你也要記得,堅持不是做無用功,而是通過持續練筆和對文字精心的打磨、通過不斷更正、通過持續積累相關領域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05
真正的寫作并不自由。
所以,請別再揚言,“我的夢想是當自由作家”,否則,那永遠都只是夢想。
馬云說過,絕大多數人因為看見而相信,少部分人因為相信而看見。
于是這少部分人,成為了成功者。
所以,即便前路漫漫不可期,即便最后同行者寥寥,也請堅持你的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