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寵愛自己?
聞:當我發現自己“浪費”時,我會有隱隱的不舒服,會評判自己。可諷刺的事,我又常常無意識做著一些“浪費金錢,時間和注意力”的行為,比如:囤貨,買過多衣服,花時間找找難得一用的物品,擔心食物浪費而寧可多吃,刷手機停不下來。被自己鑒定為“浪費”行為后,進入自責。結果越擔心越浪費,越害怕浪費,越無法自如享受當下,陷入一種無解的惡性循環。
思:NVC告訴我,不管你說什么,做什么,你都在嘗試滿足某個需要。
那我“浪費”行為背后想滿足的需要是什么呢?“害怕浪費”又是嘗試滿足什么需要呢?
害怕浪費==是對未來的擔憂,對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陰影,想滿足的需要是安全。
浪費==既然我那么渴望安全,那又為何我常無意識浪費呢?我探索到自己可能無意識想無條件地寵愛自己,并將“隨心所欲無腦順從動物腦”定義為“寵愛”。
體會到自己“浪費”行為背后的渴望,哪怕無法滿足寵愛這個需要,我也更理解自己,需要多花時間探索自己的需要,點對點寵愛,而不是盲目溺愛。
昨天讀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對伴侶在婚前還沒買到喜歡的對戒,折騰多天,女生最終挑到喜歡的對戒卻苦于沒有尺寸,用快遞又來不及。于是女生盤算半天,決定按柜員信息,到另一個城市看看。在告訴伴侶這個想法前,女生很忐忑,因為準備婚禮很忙碌,家里事又多,似乎這樣太折騰了。沒想到男方立馬答應,兩人奔波一天,終于在婚禮前拿到心儀的戒指。
有一個詞跳上心頭,寵愛,寵愛自己。
這名女生小心翼翼提出一個自己擔心對方會說不合理的想法,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這種被無條件寵愛的狀態深深打動我。
思:更多時候,成年人啊,不是他人對自己苛刻,而是我們對自己苛刻。也許小時候父母對我們說過的無數次"不行,不可以。你要先做到,我才能給你",這些拒絕和有條件的愛內化成身體里另一個聲音。
當我們想寵愛自己,想給自己放個假,想無所事事,想任性寵愛自己時,要嘛腦海里馬上浮現另一個聲音:不行,太浪費了!沒必要!要嘛做完就開始自責??傊褪菬o法自在享受,擰巴地過著自己的時光。
修:最好的結婚對象是自己,當你愿意真正寵愛自己時,接納自己時,很多無意識地“慣自己”行為反而不攻自破。
停不下來刷視頻,買過多的衣服,囤積不必要的物品,累積不看的書籍,就像收藏的小松鼠,疲于表面滿足自己,只有一時快感,內心卻空虛,像丟魂似的。
在策略層面上打轉,美其名曰對自己好,下藥了卻不能對癥,花時間多錢精力了卻不能真正寵到自己。
真正寵愛自己,
是傾聽自己的需要,
照顧自己靈魂深處的渴望,
把注意力安放在自己的心神上,
向內看,
而不是向外抓取。
真正寵愛自己,
是勇于面對自己的脆弱,
看見自己的情緒,
并愿意蹲下身,
抱抱自己,
等等自己,
呵護自己。
真正的最好的結婚對像,
是自己,
因為我們需要一輩子
來寵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