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客觀評價當前系統的歷史作用和地位
現行的信貸管理系統,從最初投入使用一直到現在的運轉,已經經歷了十幾個年頭,對我們信貸業務的發展特別信貸數字化管理,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和作用,也是系統建設從無到有的重大歷史性轉變。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系統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查缺補漏,但到現在,已經是必須要通過系統的迭代、架構從重建才能滿足新的發展管理需要。
新一代的產品,在主流的最優的系統架構和最先進的技術,現有的廠商(哪怕是舊系統的廠商)也都具備了相關能力,我們也不能用一套十幾年前的、老架構的系統與經過多次迭代后的現階段主流系統去對比,一方面沒有對比的意義,因為不是一個賽道和起跑線,另一方面也有失公平。
二、當前基層行社中系統使用情況的痛點
(一)懂系統、會操作的人員嚴重缺失。當前這套信貸管理系統,最早一批系統上線可以追溯到2011年,距離現在也十三四年了,當時的初創人員(包括開發設計和實施的業務骨干、承擔各機構系統培訓工作的業務骨干),目前還能跟具體的系統操作產生交集的,已經所剩不多(剔除已經提拔的、轉崗的、退居二線的、退休的甚至辭職的等等),可以算物是人非,即便是曾經熟悉系統的同志,隨著系統功能的不斷豐富,以及業務場景的不斷升級變化,也未必能夠維持所謂“全系統”級的操作能力——即系統操作能力會出現衰退、系統操作人員的傳承出現斷代。
(二)沒有建立一套系統操作培訓機制和業務傳承機制。隨著信貸人員的不斷更迭,原有的系統操作技能和經驗沒有及時的通過業務培訓來提升和傳承,導致新一代的系統使用者僅能通過傳統的師徒關系來進行學習或者自行對系統功能進行摸索,使得用戶的系統使用能力伴隨著人員的迭代逐步退化,進而導致系統操作問題(相當大一部分還是基礎性的系統操作問題)頻發。
(三)沒有問題處理、解決的機制。相關部室沒有做好對系統用戶問題的解答、處理工作,沒有建立相應的問題清單,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渠道(如問題的統一收集、解答);同時,也沒有做好新政策、新模塊、新功能、新預警的宣導。導致基礎性、流程性的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法沒有通過業務指導廣泛傳遞,進而使得用戶對系統的使用產生埋怨,對系統的能力產生質疑,甚至對相關部室的管理水平產生不滿。
(四)對系統使用缺乏敬畏之心。部分用戶在發現了系統客觀缺陷甚至是漏洞的情況下,非但沒有及時向上反饋,反而利用缺陷和漏洞規避系統風險,更有甚者故意錄入不實數據規避系統管控。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員對系統錄入不重視,沒有責任心,對系統的操作較為隨意,導致產生了大量的無效數據、錯誤數據,影響了數據統計分析的質量,大量不準確的數據甚至還影響了信貸業務的經營決策。
三、新系統上線以后的應對措施
首先,未來新一代系統上線,一開始用戶一定會有很多的不適應,甚至是不滿意,這可是可以預見的。一方面是因為“不習慣”,畢竟老系統已經使用了這么多年,有一種使用的慣性,突然間改變這種習慣,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另一方面,就是“不熟悉”,新一代系統有一些新的功能、新的流程,需要通過學習、練習不斷地去熟悉和鞏固,因此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要達到系統的熟練使用,一定會有一段適應期,但都是在可控范圍,因為基本業務流程都是一樣的,系統跟著業務走,基本的操作流程基本不會有顛覆性的變化,我們在系統設計的時候也盡量考慮到用戶多年以來的使用習慣,非必要的時候盡量不采用顛覆性的重構。因此,只要是熟悉原來舊系統的用戶,一定可以在新系統中找到舊系統的影子,再加上多思考,勤練習,不懂就問,一定可以盡快的上手新系統。
其次,要珍惜各類信貸系統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及時掌握操作技能。信貸系統的操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內容,我們銀行信貸從業人員的很多工作,都屬于創造性勞動,需要去營銷、去外拓、去調查、去分析;而信貸系統操作屬于機械性勞動,即系統作為一種使用工具,按照既定的業務流程和操作方法,多加練習,就一定可以迅速地、熟練地掌握。因此,信貸系統的操作沒有很高的門檻,即便是不能做到(也不需要做到)精通,但按照業務流程正常操作,也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確保業務的正常辦理。
第三,要建立一套可以持之以恒的傳承機制。新一代系統的上線,未來一定會培養出一批精通業務、熟悉系統的高素質人才,但這批人才不是也不可能永久性的留在當前的崗位,他們會被提拔、換崗、退休甚至離職,那么業務技能的傳承就很重要,每年還有這么多的新人(新入職的、轉崗做信貸的)加入到信貸隊伍,需要重新學習信貸系統的操作,不可能全部依靠區總行的培訓來實現,也不現實。因此,各機構要盡早建立一套傳承機制,比如必要的定期培訓,把工作技能盡可能的傳承到信貸隊伍中的每一個人,把最新的系統功能、操作指南培訓到位,做好傳幫帶,防止在人員迭代的過程中工作技能、操作技藝逐步下滑。
最后,各機構還是要建立暢通的信貸系統問題處理的渠道,比如可以建立一個本機構的信貸問題處理溝通微信群,定期發布問題清單、統一解答共性問題等,避免基礎性、流程性的問題反復提問和處理,影響業務的正常辦理。另外相關部室的管理人員(特別是系統管理人員),一定要懂業務,懂系統,要積極組織、參加培訓,才能更好地指導一線人員順利使用系統。否則,一定會引發用戶對系統的抱怨和誤解,甚至是對部室管理人員、對區總行的抱怨和誤解。
總而言之,新一代信貸管理系統,從系統建設到最終實施,耗時兩年多,后期的運行維護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系統的升級、改造甚至是迭代,也永遠在路上;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產品的不斷豐富,風險管控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信貸系統的建設和管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一定會伴隨我們信貸人員職業生涯的始終。希望我們信貸條線的每一個人,都能盡快掌握新一代信貸管理系統,熟練運用最新的金融科技技術,有效地促進我們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