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山
在埔里鎮(zhèn)吃過晚飯,我們從這里乘車去日月潭。從埔里鎮(zhèn)到日月潭,17公里都是上山路。黃昏時分山間起了輕霧,為了安全大巴只能緩緩而行,后來霧氣越來越濃,一百米開外什么也看不清了,司機只好把車停在迷糊步道。稍事休息了半小時,等到霧氣消散才繼續(xù)前行。天黑亮燈時分,我們到達(dá)了日月潭的哲園會館。
次日在哲園會館用過早餐,我們來到日月潭的水社碼頭。水社碼頭位于日月潭北面,濱水而建的親水步道全部用木板鋪成,與步道相連的是一座浮動式碼頭,碼頭上停著十幾艘白色的游艇。站在岸邊舉目遠(yuǎn)望,環(huán)湖重巒疊翠,山頭云霧繚繞,湖面澄澈而遼闊,猶如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天剛下過細(xì)雨,步道上濕漉漉的,雨后的空氣十分清新,仿佛要把我們積滿塵垢的心靈洗滌的干干凈凈。
? ? 本文作者在日月潭水社碼頭
我們登上“芳佳三號”游艇,游艇開始繞湖行駛,船上的喇叭播放著景區(qū)的介紹:“日月潭位于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水社村,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斷層盆地積水而成,水源來自濁水溪,環(huán)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水域面積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
游艇環(huán)湖馳騁,帶起陣陣涼風(fēng),吹在身上十分涼爽,使人忘記此時正是臺灣的八月酷暑。湖畔的山巒郁郁蔥蔥,倒映在湖面青青一色,真是“但覺水環(huán)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與煙波浩淼的鄱陽湖相比,她是俊美的小家碧玉,與高柳長堤的西子湖相比,她是姿態(tài)天然的處子。日月潭之所以揚名兩岸,響譽中外,就在于她“萬山叢中現(xiàn)明潭”的獨特魅力。
作者在日月潭的游艇上
游艇拐了一個彎,遠(yuǎn)遠(yuǎn)看見湖中有一個小島,這就是素有日月潭明珠之稱的拉魯島。小島綠意盎然,環(huán)島用木排圍成了一圈觀景臺,以此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湖狀如弦月,故名日月潭。
拉魯島是邵族人的圣地,相傳居住在阿里山的邵族祖先,翻山越嶺追捕一條白鹿,來到日月潭,發(fā)現(xiàn)此地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決定全社遷居于此。過去這個島比現(xiàn)在大得多,1934年修建水電站后,水位上升了30米,湖面擴大了兩倍半,使日月潭由兩個單獨的湖泊連為一體,也使拉魯島大部分被淹,縮小成了“一嶼孤浮四面空”的“珠子嶼”。島上原有一座月下老人亭,可惜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全部倒塌,島嶼部分沉入水中。地震過后,人們在島上種植了茄冬樹,祈求邵族子孫繁衍,綿延不絕,并在島上樹立了一尊白鹿雕塑。邵族民族會規(guī)劃擴大拉魯島的面積,到時拉魯島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 ? ? ? ? ?日月潭中的拉魯島
距拉魯島不遠(yuǎn),就是玄光寺,寺廟臨潭背山,是日潭與月潭的陸地交界處。寺下建有游艇碼頭,離船上岸,山門上赫然刻著“玄光寺”三個大字。我們拾級而上,便看見了寺側(cè)的“千秋苦旅”意象石刻,寺前的另側(cè)是一幅石制的“玄奘取經(jīng)路線圖”。
玄光寺不大,為仿唐式建筑,上下三層,風(fēng)格樸實清雅,是為紀(jì)念唐三藏玄奘而建的寺廟。據(jù)考證,玄奘大師圓寂后,安葬在長安東南的白鹿原,此后遺骨幾經(jīng)輾轉(zhuǎn),于宋天圣五年安置于金陵天禧寺。1943年侵華日軍挖出了玄奘的舍利石函,并將一部分偷運到了日本。戰(zhàn)后臺灣佛教界幾經(jīng)交涉,于1955年將玄奘的頂骨迎回臺灣,供奉在日月潭的玄光寺。進入一樓殿堂,木制佛龕內(nèi)供奉著玄奘法師的金身塑像,上方懸著“民族宗師”的匾額。寺廟三樓有座一小塔,稱為“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在塔中。
? ? 日月潭玄光寺大殿的玄奘法師的金身塑像
????
? ? 寺前矗立著一塊巨石,上面刻有“日月潭”三個紅色大字,游客到此都要拍照留念。站在寺前憑欄遠(yuǎn)眺,日月潭風(fēng)光盡收眼底,環(huán)湖青山巍峨,湖面晶瑩剔透,游艇在湖面來往穿梭,泛起陣陣白浪漣漪,遠(yuǎn)處的涵碧樓高臨湖畔,寺前的拉魯島秀麗美艷,猶如鑲嵌在潭上的一顆翡翠。我們紛紛端起相機啟動連拍,恨不得把日月潭的美景全部攝取一盡。
導(dǎo)游告訴我們,寺后的青龍山上還有一座慈恩塔。我們順著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山巒上高聳著一座九層寶塔,仿遼宋古塔的風(fēng)格,有人說站在慈恩塔上可以看見杭州的六和塔。此塔是蔣介石為紀(jì)念其母親王夫人所建,一為表達(dá)克盡孝道,永懷慈恩之意,二為表達(dá)遙望大陸,思念故鄉(xiāng)之情。身在孤島為異客,難不低頭思故鄉(xiāng),于右任先生那種站在高山之上,望我大陸的情懷,蔣先生也概莫能外。
? ? 玄光寺后山的慈恩塔
從玄光寺下山,碼頭岸邊有一間小木屋,這就是日月潭的阿婆茶蛋店。小店門窗緊閉,尚未開門營業(yè),有人說阿婆正在家中煮茶蛋。這位阿婆名叫鄒金盆,18歲就開始在日月潭邊賣“辣妹茶葉蛋”,據(jù)說她的茶蛋須先用紅茶和鹽將蛋煮熟后放涼,再將蛋殼輕輕敲出裂痕,然后放入香菇及紅茶慢煮6個小時才出鍋。大陸中央電視臺采訪報道她之后,80歲的阿婆已經(jīng)成了兩岸的名人,大陸游客來到日月潭,都指定要吃阿婆的茶葉蛋。過去她一天可賣七、八百個茶葉蛋,開放大陸游客來臺后,最多一天可賣上五六千個,而且往往供不應(yīng)求。
剛開始,很多大陸游客掏出百元人民幣來買茶葉蛋,很是讓阿婆為難,她說:“干脆我送你吃好了!”,現(xiàn)在她不僅收人民幣,還用人民幣來標(biāo)價。由于阿婆茶葉蛋的生意好,人氣旺,日月潭管理處專門為她設(shè)計了這個美觀的小木屋,如今阿婆茶蛋店也成了日月潭的一處新景點。
? ??
? ? 玄光寺旁的阿婆茶葉蛋店
我們來到日月潭,當(dāng)然要吃茶葉蛋,可是阿婆沒有上班,我們找誰買去?為了不讓我們留下遺憾,導(dǎo)游劉先生說:“我來想辦法?!?/p>
????沒過多久劉先生回來了,他帶來了一袋茶葉蛋。他說:“對不起各位,每人只有一個!”我們接過茶葉蛋,剝?nèi)サ皻?,送進嘴里,果然是風(fēng)味獨特,蛋白滑嫩入味,蛋黃香松不干。
????游艇載著我們回到水社碼頭,離開碼頭上了汽車,回望秀美的日月潭風(fēng)光,我想說一句話:日月潭再見,如果今后有機會,我們一定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