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老同學,大清早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歌,寫了一句話,大意是——怎么年紀越大,越容易多愁善感了,聽著歌,莫名就想落淚了。
上班路上看到這個狀態,一時沒想好該跟些什么,等想起來再去看,已經被她刪掉了。可能是自己覺得有些矯情吧,一般她都是發一些家人孩子,以及自己旅游的內容,這種直接描述某刻小心情的倒是非常少。
年紀越大,真的就越容易感動嗎?
我想到了外公,小時候去他們家,我們幾個小孩一邊玩一邊在看電影《雷鋒》,黑白片,舊舊的,一點也不好玩,所以我們并看的沒有多認真,不經意抬頭,看到了站在房門口的外公,他滿眼含淚,看著電視,好像他就是家里有困難,被雷鋒救助過的人似的。
我大惑不解,去問外公怎么了,外公沒有說話,擦擦眼淚就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想起來我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外公兒女心很重,心地善良,有時也會假裝生氣大聲吼我們,可是看他哭卻是很難得。
02
也許因為自己經歷了許多事,所以再回頭去感悟,引起了某段回憶的共鳴,心境就會不一樣吧。
劉若英在世界巡回演唱會最后一站,展在臺北小巨蛋演唱《后來》時,一度失控淚崩,唱不下去。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卻已是曲中人。有些曲曲折折的路,艱難的走過;有些相愛相殺的人,愛過錯過。讓劉若英落淚的不是這首歌,而是這首歌所帶來的回憶,以及回憶里那個讓人心疼的自己。
挫折會讓你變得堅強,而愛會讓你變得柔軟。
自己年輕時,有時心腸也是很硬的,看到一些關于小孩子生大病的報道,總覺得不可思議,父母還年輕,放棄了重新生養一個就好了。和我媽抬杠吵架,也會抱怨她,沒和我商量就把我生下來,給我氣著也是活該。
等自己為人妻,為人母,漸漸的,做家務也不覺得多痛苦,早起給兒子忙飯理所應當,在越來越能干的同時,心也更軟了。看到類似孩子的報導,眼淚嘩嘩的就會流下來,想著應該去捐點錢。沒事也會記著問候老媽,有時做頓飯喊她來,吃吃聊聊。
03
生活不會總給你想要的,即使給了,也會同時再附帶一些,你覺得多余,并不想要的贈品一同到來。我們只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身邊也有個別人年紀不小,脾氣暴躁,動輒發半天牢騷,接觸多了感到滿滿的負能量,只想逃離。這大約是生活中情感上的缺失,以及自己的調節能力不夠所造成的。
如果有很多你喜歡的人都愛著你,并用合適的方式友善的交流,那么相信很少有人會變成刺猬。
如果,正處在被生活蹂躪、欺騙的階段,也請相信,只要內心光明,一切都會變好。
桐華在《被時光掩埋的秘密》里說過:
生活的時光,總會給我們柔軟的心,留下傷痕,總會讓我們的眼睛,看到黑暗,但是它永遠不能剝奪我們的微笑,與我們追尋光明的勇氣。
其實,只是想和那個老同學,以及淚點越來越低的自己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有愛所以柔軟。
感謝生命里的種種磨難,讓我們長出盔甲,那是為了要更好的保護我們的軟肋,保持內心更加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