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巇第四】
原文(4.3)天下紛錯,士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饞賊,賢人不用。圣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芽巇罅(xia)。圣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士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譯文:
天下混亂,士沒有遇到明主,公侯道德淪喪,小人讒害賢臣賊害忠良,賢臣得不到重用。圣人逃離亂世隱居起來,貪婪奸詐之徒興起作亂朝政。君臣之間互相猜疑,各種勢力之間互相攻伐,國家的形勢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局面。而普通民眾中也是父子離散,彼此反目成丑。這些都叫社會有裂縫的狀態。圣人見到這種狀態,就會用抵巇之法來處理。世道如果還能治,就運用抵巇之法采取措施來彌補,使之走上正軌。如果不可治,就運用抵巇之法,循其縫隙毀掉它,然后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秩序。或者用抵巇之法達到彌補縫隙的目的,或者用抵巇之法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或者用抵的手法反過來,或者用抵的手法倒過去。五帝時期,政治清明,偶有縫隙,用抵巇之法來彌補漏洞。三王之時,天下大亂,縫隙已不能彌補,因此禹用疏導辦法取代堵塞辦法來治理洪水,而商湯和文王就起來反叛,取代夏桀和商紂,重新建立新的秩序。現在各諸侯國之間,都是利用對方的縫隙,或抵而塞,或抵而得,數也數不盡。在當今的這個時代,善于運用抵巇之法的便是處理國家關系的上上之策。
重要詞語:
1、是謂萌芽巇罅...
2、五帝之政...
3、當此之時...
學習心得:此篇文章正如我們現在的生存現狀和行業競爭一樣,天下大亂,一環套一環;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重新捋清楚思路,當別人還在行業里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尋求別的謀略,所謂亂世出英雄,我覺得易總目前給我們的教導就是別人亂我們不能亂,利用目前客戶和廠家的一些困境做出正確的選擇。
溫翀
2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