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覺得收藏一件設計作品,就像爸爸媽媽以前喜歡收藏郵票一樣,從各個地方收集喜歡的,好看的,經典的,有創意的,暖心的,有紀念意義的。每次翻開,想象著這些小事物背后的故事,就越發覺得它們更加可愛。
接觸設計后,發現許許多多好的設計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越發覺得好的設計一定要走進人們的生活,悄無聲息地,發揮它的價值。
首先來一組原木風,沒有工業制品的冰冷,純天然的材質,總是有著很清新的味道。
這是出自意大利設計品牌 Neuland Industriedesign 2010 年的作品,它捕捉了大象可愛的神韻,將白色光滑的塑料盒原木材質完美融合,幻化出帶有生命力的作品。
扶手就像大象的雙耳,和椅身自然一體成形,鏤空設計,減輕椅款重量的同時,也讓扶手處多了一分移動時的便利。
這是由 mischer's traxler Studio打造的太陽能機械編織裝置The idea of tree,結合自然材料和機械輸出的全自動生產程序,以太陽能發電,每天機械制造出一件對象,并將不同的太陽強度反映在物件上。將棉線穿過一個上色裝置,蘸上漿糊,最后纏繞在模具上成型。
通過拉動細繩穿過上色裝置,再浸泡在膠水中最后纏繞在模具上形成各種形狀。對象的長度隨日照時間多少而改變,夏天所造的對象更長,冬天則較短。受日光變化的影響,對象的厚度和顏色也隨之變化,際光充足時,層次厚而顏色淺;陽光減少時,層次薄而顏色深。太陽的起落變化都反映在有著深淺不一紋路的產品上,猶如一棵樹在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提到陽光,想起了一些喜歡的燈。
這一款有著奇妙的開燈方式的紅點獲獎作品,大家一定見過。打破傳統臺燈的開啟方式,木框里的小木球是臺燈的開關,將放置在桌面的小木球往上抬,兩個小木球相互吸引時,兩個小木球懸浮在空中,達到平衡狀態時,燈光則會慢慢變亮。
獲獎作品總有著經世濟民的氣魄,解決全人類的問題,而不是為了商業。
在公共場所,無意路過布告牌且擁有同樣血型的熱心人士可以直接掃描了解到患者所在的醫院,跟著導航能將愛心及時送到。
除了關于情況的必要信息,位置跟蹤設備還允許人們看到患者的位置、接近度和聯系信息。然后,潛在的獻血者可以直接從平臺參與并預訂獻血預約。此外,一個社區網頁支持獻血呼吁和關于有助于獻血過程的情況的討論。最后,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其他流行的在線社交平臺共享。
Calientamigos是個相當聰明的淋浴系統設計,以最小的輸入提供最大的輸出。對一些人來說,洗個舒服的熱水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地方沒有用經過增壓后的熱水來洗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設計了一個安全便攜的電熱水器,15分鐘能加熱5加侖的自來水至110度。
許多發展中國家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后果。洗手是防止細菌擴散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每年在肯尼亞近六千兒童死于腹瀉疾病,據估計,簡單的正確洗手行為可能會使這一數字減少一半。
雨滴系統可以很好的收集自來水洗手。透光的塑料瓶可以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去除雨水中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針對生活貧困或沒有常規電力供應的人群。它的功能是放在書面上的閱讀燈,內置的鋰電池提供3.5-9小時的電量,有一個高/中/低的亮度調節。給那些愛學習卻沒有足夠條件的孩子帶來了便利。
或許,這才是科技應該有的樣子吧。
生活中日常小細節里的好設計
最后是一組圓潤的小家電
回看本科時收藏的這些設計,發現已經好久沒有為看到一款驚艷的作品而激動了。相信每個喜歡設計的孩子內心最初都是這樣非常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中每個隱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小細節。為了設計出一款打動別人也感動自己的設計可以不顧一切熬無數個夜。但好像隨著成長,來自甲方或老板的壓力越來越多,在一次次指責和一次次改稿中也逐漸快要迷失了自己,每天都很忙碌,每天都仿佛在學習,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消息和整理不完的文件??墒?,靈感和熱愛是否卻早已不如本科時剛接觸設計時稚嫩的自己了呢?
讀研后,接觸了不少厲害的人,很多課堂作業也都是大企業的項目,在一個條件不錯的工作室,有著來自各種專業背景的小伙伴,隨著這七八個月的努力,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多,再也不是在公司實習時那種可有可無打雜的小角色了??墒?,為何卻接近一年都沒有更新簡書,為何每天都在學習各種各樣的設計思維和方法論卻好像還是做不出一款自己非常滿意的設計作品,是真的太忙了嗎?還是說,即使不是打雜的實習生,卻已經習慣了打雜的工作?
今天看到19屆申請工作室的寶寶的作品集,看到對每一個問題都細致地分析,對每一個細節都認真打磨的作品時,對這樣的學妹真的欣賞,想要快點加她進來,卻又害怕她也一樣一年后因做不完的工作和填不完的表格而變得麻木?;剡^頭打開了一年前準備導師面試時的文檔,不禁被本科時自己的那股滿腔的熱情和努力而感動,
捏問我 「會不會感謝大學的自己」
我想說「感謝也同時對不起,因為現在好像沒有那么熱愛交互了」
上周導師帶著我們用卡片分類法整理產品的特色亮點,這真的是非常非常難得的機會,可是在整理了半小時后,我已經困得無法站立,畢竟前一晚為了可持續課的作業又熬了一整晚,想要認真參與卻沒有精力。這一周,學術、項目、招聘、作業、比賽一并席卷而來,真的喘不過氣,哪一晚睡超過四個小時的覺都覺得謝天謝地,甚至現在在這里寫著簡書都覺得是件非常奢侈而不安的事情。
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太多了,并行的項目太多了,導致可能什么也沒做好。
可是,也好像并沒有勇氣去拒絕任何一個項目。
盡力而為吧,不管怎么樣,再忙也不能丟掉喜歡設計的初心,不能丟掉收藏這些可愛的小產品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