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為更好的老師》有感
? ? ? 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閱讀,就是在這樣一次次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 ? ? ? ? ? ? ? ? ——題記
? ? ? ? 手捧王維審老師的《成為更好的老師》一書,仿佛開啟了一場與教育智者的深度對話。在字里行間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諦和成長的力量。這本書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我渴望成長的心靈,也為我在教育之路上的探索指明了新的方向。
? ? ? 初讀此書就被作者真誠而質樸的文字所打動。他沒有高高在上地空談教育理論,而是以自身的經歷為藍本,將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 ? 書中提到的“從大師的文字中發現教育”讓我深感共鳴。作為班主任,近幾年我堅持誦讀經典《傳習錄》《論語》《孟子》……,在學習中我常常琢磨古人的智慧如何與教育想結合。比如,我們班的周托生秦鑠翔活潑聰明,但自尊心強、叛逆、不太服管教。上學期臨近期末時他因不愿意借給其他班同學羽毛球與生活部王老師發生爭執,我在批評他時,他情緒特別激動,大聲頂撞我說:“王老師不尊重我,說我自私!我為什么要借給其他班同學羽毛球?”秦鑠翔的做法當時讓我特別生氣,甚至很傷心,因為他是周托生,我平時很關心他,前一天他想回家,我還專門給他買了一杯奶茶安撫他??吹剿┰甑臉幼游蚁氲搅恕睹献印分械脑挕靶杏胁坏?,反求諸己”。
? ? 是不是真像秦鑠翔說的,王老師沒有尊重他,當著同學的面說他自私?是不是忽略了孩子當時的感受?是不是這個時候我批評他也是帶著情緒,讓他覺得被冒犯了?這樣一想,我平靜了很多,于是說,我們都冷靜一下,你先想一想自己的問題,一會兒再聊。等我們都平靜下來后,我耐心聽他重新講事情的經過,引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最后他小聲說,自己只有兩個羽毛球,擔心同學打壞了,故意不借的。我趕緊趁這個機會告訴他,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你是周托生,平時得到同學、老師的幫助最多,要學會換位思考,錯了就要向王老師道歉。這次溝通讓我意識到孩子頂撞的背后其實是渴望被理解。
? ? ?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秦鑠翔下午第一節上課時又因沒有聽寫本和英語老師發生爭執,英語老師讓我把當時暴躁的他請出了教室,在辦公室里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對他說,今天你對不對,我先不說,只要你能寫出十件自己做的好事,或者是你的優點,下節課就讓你照常上課,孩子拿起筆開始寫,哪一天幫同學擦黑板,哪一天撿起樓道里的垃圾,哪一天主動向老師問好,哪一天放學時關上飲水機……雖然這些都是小事兒,但是在孩子心理認可了他的優點,這時候我夸獎他,你看你其實有很多的優點,如果你堅持做這些好事兒,控制好情緒,好好說話,你的缺點自然就會越來越少,學會有效溝通能少生氣,也能解決問題。當時孩子看著我不說話,但我感覺他心情輕松多了。
? ? ? 在教育中我們常常關注的是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有時會忽略他們的閃光點,我嘗試用優點清單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讓他重新樹立了自信心,也讓我學會了換個角度去看待學生,即使這個孩子有很多的不足,但他的成長也許只需要我們的一句肯定和一點耐心就能給他們希望。
? ? ? 以前遇到不聽話的學生我就會很生氣,甚至在心里埋怨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但通過學習經典現在我能夠先反思自己的問題,并想辦法引導鼓勵學生。陽明先生的心即理,讓我知道:教育方法不是從外界找,教育的根本在于自己有一顆平等仁愛的心。孩子的問題是對我們教育方式的提醒,我們用什么樣的心對待他們,他們就會回饋什么樣的結果給我們。現在我學會了在情緒中尋找冷靜,在沖突中找到理解,用耐心和愛去打開孩子的心門。這樣不僅幫助學生變得更好,也讓我在教學中收獲了更多的愉快和幸福。
? ? 書中王維審的文字提醒著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永遠保持必要的愛意,努力成為學生的“貴人”。
? ? ? 書中王老師寫到:成為學生的“貴人”,要做到兩點,第一是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讓他們在每個關鍵點都可以獲得幫助;第二利于學生的心靈,讓每一個經過身邊的人都可以豐盈純粹。讀到這些我想到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服務性越來越強,每一位學生的需要,每一位家長的訴求,都要受到重視。但讀到王老師文字后,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教育不是服務學生,而是服務學生的成長。
? ? ? 教育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而“成為更好的老師”則是我永恒的追求,愛與責任是我前行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教育的真諦,為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