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快一個月了都沒跟新了,時間太狡猾了,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偷偷溜走。這陣子發生了很多事情,然后也確實遇到了瓶頸。我又完全聽不懂西語了,耳朵自動關閉狀態了。之前遇到的問題又一次的重復發生了,著實讓人頭疼,后來明明同學來我這小住半個月,這期間我放下所有語言學習計劃,既然毫無進展,索性忘得干干凈凈吧!
為什么問題總是循環的出現呢,還是周期性的。最可恨的是同樣的問題周期性的重復!??!我和明明也討論這個問題,我說我瓶頸了。明明同學說只能堅持下去,把瓶頸過了,就熬到頭了。我自己也安慰自己,如果語言真的這么容易學會,大家早都學會了。
不過,這一次我真的動搖了,我一直堅持的理念,快樂輕松?真的能實現嗎?我最憎恨的啞巴英語學習方式,雖然我很不喜歡,但不得不承認還是有作用的。然后我開始打聽西語學習班,網絡課程,我似乎真的準備下血本了,只為盡快擺脫這迷茫的平臺期。我不要快樂學語言的理念了了,我不要創新搞新花樣了!
就在我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時,我發現了喜馬拉雅,里面大師云集!有一個英語演講全國總冠軍的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只是試聽了一小段,但正是這一小段,讓我又思路大開了。這個大師是怎么學英語的呢?十幾句的英文而已,被他給蹂躪的不行不行的。先是詳細的一句一句解析,不對,是一詞一詞的解讀,庖丁解牛一樣的循環往復的說,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想忘也不容易呢。優點的另一面是缺點,說的太詳細了反而讓我沒有耐心聽完。
另一件事也給我很大啟發,我和2歲的小外甥玩耍的時候,小外甥喋喋不休的自言自語,和我的對話時,聲音嗲嗲的,發音也不準。
這兩件事情讓我腦袋靈光一現,2歲的孩童尚且不斷的練習,而我所謂的瓶頸不過是量的問題而已。
一直循環反復的問題不過是:
我又習慣性的把眼前的問題虛大化了,
還有不努力就唉聲嘆氣,抱怨的壞毛病。
總是想著找捷徑,其實沒有捷徑,就是捷徑本身啊。
當然同樣的問題反復出現,歸結原因我認為是以下幾點:
沒有明確的目標。例如說,一天學幾句?要細化到位。
期望過高。在沒有達到一定量的過程中,不要有任何期望,好壞都不管,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好。
沒有及時反饋。成就感很重要,例如聽寫一篇文章開始是用1個小時,那么一星期后可能就會用50分鐘等等。
缺乏練習。多練,多練,多練,忘掉所有沒用的東西,不斷練習,改進,再練習,再改進。
好了,以上就是近期的感悟了。另外時間的針腳我私底下還在學,只不過沒有更新而已,后續有時間會發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