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文總結自己關于PM的認知與未來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產品經理
首先要明確的是產品經理不僅僅只有一類,就像工程師分為前端工程師、后臺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算法工程師等,產品也會根據職責的側重點不同而分為多個種類,盡管Title都是產品經理。
業務性產品經理,偏重商業市場,需要對產品的業務流程及其背后的商業模式有著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能夠把握好現有機會和發現新機會。
功能型產品經理,主攻功能策劃,需要考慮清楚局部功能與產品整體的關聯,并根據回饋不斷優化。
設計型產品經理,關注用戶體驗,注重細節,提升產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運營型產品經理,強調產品上線后的推廣,參與策劃運營活動,同時根據反饋優化產品。
數據型產品經理,擅于數據分析,能夠從各類產品數據中發現問題,找到優化方案,或是參數據平臺建立,如BI/DW系統,為公司發展服務,這類主要是2 B產品。
技術型產品經理,擁有深厚的技術經驗,能從技術的角度出發,規劃產品,創造技術類平臺型產品,主要也是2 B產品。
以上是對于各類PM職能的粗略劃分,一個合格的PM應該對以上的各方面知識技能都有所了解和掌握。無論是創造新產品還是維護現有產品,需要考慮并了解產品在以上各方面的表現與規劃,通過產品和經驗的增加,逐漸將自己鍛煉成一個多面手。
所以對于產品經理的定義可以總結如下:利用PM自身的技能(商業市場,運營推廣,技術設計,分析總結),整合公司內部的各類資源,提供服務與產品,并且持續優化,為用戶和公司創造出財富與價值。
產品經理如何工作
跟產品經理一樣,產品也可以被劃分為多個種類。所以根據不同種類產品的特點,PM的具體工作和方式方法也會有很大區別。
例如2 B與2 C的產品很多地方就不同,用2 B的思路一般做不好2 C,
同理,web端的方法做移動端也會有很多問題。
不同行業的特點也導致產品有很大不同,A行業產品成功的原因放到B行業身上就有可能成了反面教材。
所以在具體方法論上,PM應該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用合適的工具和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解決問題。
盡管方法不同,但框架是類似的。無外乎發現問題,找到需求,研究用戶,提出解決方案,評估成本與風險,確認需求與方案,實施開發,上線之后跟蹤數據反饋,持續優化。這可能是目前用到的最常規的解決框架,尤其是2 C類產品。當然也這是理想狀態,由于每項工作中都會與其他部門產生交集,實際操作時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
總而言之,產品經理需要能夠敏銳地發現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靠譜可實施的方案,全力推動產品的誕生,關注各類數據與反饋,做好持續優化。堅信好產品都是改出來的。
為什么要有產品經理
在以前的傳統軟件行業里面,是沒有產品經理這種職位的,最多就是有個需求分析師。產品經理的誕生也是在快消行業里,并非IT界。那為什么互聯網時代涌現除了如此之多的PM,這些PM存在的意義價值又是什么?
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大范圍的普及使互聯網從以前的高科技行業正在逐漸變為一個常規行業,可能不久就會成為傳統行業了。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改變了信息的傳播和獲取方式,使許多行業的運行狀態發生改變。這一過程中,人們發現大量的需求可以利用技術,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滿足。先期掌握了這些技術的群體,憑借這種優勢滿足了這些需求同時獲得了可觀的資本財富,而這種結果又吸引來更多的資本(包括國家、機構、個人)參與到這個行業中,從而又使得這個行業的發展增速,二者彼此促進。
資本的到來意味著可以更快更好地進行行業基礎建設,同時也意味著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個行業,這又推動了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準和教育水準,看看每年的ACM、TopCoder各種大賽,國內的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大賽,除了IT界的比賽,還有哪些行業的在校生比賽可以在大學甚至社會上中獲得到如此之多的關注和投入。當資本和人才達到一定規模后,各類公司機構便誕生,而這些都需要創造出財富和價值才能讓先前的各類投資得到回報。
這時候人們發現盡管互聯網的技術日新月異,但是其背后的商業邏輯卻一直都不曾改變,資本和人才都需要找到新的商機。這些人才中有一部分便自動衍變為這樣的一類人:懂技術,明白什么可以實現,什么不能實現,同時又懂商機,知道人們需要什么,會為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打開錢包。緊接著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誕生,但是在技術沒有取得質的改變以前,大部分產品同質化嚴重。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成為市場和用戶的寵兒成為了人們追逐的目標,用戶體驗就此誕生。此時人們更多的是在挖掘人類本性中的規律,藝術、設計、市場營銷、傳播學、生物學、生理學、進化論、心理學、社會學甚至哲學成為PM們研究的寶典,目的就是使產品符合人類自身的生理心理習慣,找到隱藏在人性之中的暗黑地帶,在技術允許的范圍之內,從體驗上超越競爭對手,在市場和用戶中獲得良好口碑。這樣的工作可能更需要具有人文精神、懂得人性、懂得社會的人才能完成,而喬老爺便是這樣的集大成者,站在了技術與藝術的十字路口,在路口挖了個地洞,直通人性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