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樹寶漫步在公園時,又發現梔子花。看到清香淡雅的梔子花,猛然想起我的奶奶。兒時,我們親切地叫著婆婆。婆婆前婆婆后,她從不覺得煩。
雖然離開我們二十多年,但是,我還能清晰地記得她的音容笑貌,溫柔似水的性格,對我們百般呵護的慈愛。
那時,當梔子花開放的季節,每天清晨,都會聽到婆婆親切地呼叫,麗麗快,快來拿梔子花,又開了好幾朵。我開心地戴到頭上,像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去上學。有時,聞到花的香味,忍不住拿在手里用鼻子使勁地吸,勢要把香味深深地融入身體里。
可有時,我又非常不舍地戴在頭上,就把花朵悄悄地泡在鹽水里,努力延長它的生命。有香有愛的花,讓我倍加珍惜!
一旦被婆婆發現我的小心思,就會嘮叨幾句。有什么舍不得,戴了還有的嗎?輕聲細語的嘮叨,讓我感覺溫暖又甜蜜。
讓我深深牽掛的還有婆婆的飯菜。她的飯菜香得好像在千里之外的我們都能聞到。
經常,從外面回來,繞過我們的家,直奔婆婆那里。呼嚕呼嚕吃飽喝足后,才發現她沒飯沒菜吃了。這時,她一邊收著碗筷,一邊輕言細語叮囑我們,下次要來吃時,記得提前跟婆婆說聲。我們歡快地答應她。可是,每當想吃時,又咚咚地跑去。完全忘記她的叮囑。
很多次,因我們突然襲擊她的飯菜,導致婆婆沒得吃,不得不重新下點面條或者吃點殘羹冷炙。即使這樣,她依然樂活活地希望我們去吃。在她心里,我們吃一餐,少一餐,特別珍惜我們在她身邊的日子。
并且,經常把僅有的幾個雞蛋留在我們過生日吃。兒時的雞蛋,比現在人參寶貴得多。一年僅有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吃到。
有一年,哥哥過生日。從外面回來,先去了婆婆家。她一下做了四個荷包蛋。把藏了又藏的雞蛋,全部給她的孫子吃了。
其實,真正應該補雞蛋是她。常年咳嗽,越咳越瘦,瘦得僅剩一層皮,雙眼已渦陷,仍不舍得吃。在她眼里心里全是我們晚輩的身影。即使咳得出血,仍在牽掛著我們。
不但手巧,會做各種菜肴和點心,而且還特別會安慰體貼我們。兒時,我在家里生活的特別壓抑,感覺不到快樂,經常跟妹妹吵打架,無法排解自己的情緒,經常跑到婆婆那里去。她就會細生細語開導并安慰我,讓我不要跟自己媽媽計較。有時也會跑去媽媽面前責怪一下"小孩這么小,不要老打罵,不要兩天的事情急得非要一天做完,你什么都好,就是性質太急躁.......。"
正是她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的關懷贏得我們的依戀與尊敬。我們喜歡她,喜歡吃她做得飯菜,喜歡聽她嘮叨。即使靜靜地坐在她身邊亦能感覺幸福的味道飄散四方。
她愛著我們,我們也愛著。最喜歡把好吃的東西與她分享。婆婆滿嘴假牙,不能嚼硬的東西。我們盡量給她買柔軟不甜的零食。
每當高中放假時,哥哥就會買好幾盒合川桃片糕特意給她吃。并且特別叮囑婆婆一定要養好身體。等我們長大,掙到錢買小車帶她周游世界。她聽后開心地答道:"婆婆一定等,等你們長大。"
等著我們長大,但未等到我們畢業。她就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連最后一面也沒見上,為此我遺憾又痛惜。
婆婆離開二十年,讓我想念了二十年。
每當梔子花開放的季節尤為想念。看著朵朵花兒微微一笑,仿如無數個婆婆在親切地為我摘梔子花。輕輕地撫摸花朵,就像撫摸婆婆柔軟的手。低頭一聞,淡淡的清香正是婆婆的體香。置身在花叢里,被婆婆的氣息緊緊地包裹,思念的心激動不已,久久地沉淪在婆婆的芬芳之中,不愿挪動回家的腳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