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看過的書
你看過的書,終有一天會改變你的世界觀。大學期間,放肆無謂的青春里,忙著談戀愛,忙著做兼職,忙著彌補過去的種種錯過,認認真真的看過的書并不多。但,有那么一兩本,刻骨銘心。
《挪威的森林》,那個時候,耳機里全都是伍佰的聲音;那個時候,不知道真正愛情的模樣,卻裝成愛情專家;那個時候,不知道愁到底什么滋味,卻強裝憂愁少年;那個時候,最愛的是簡單純潔的直子,還有點看不起沉入世俗的綠子。
然而,多年后,我們卻活出了綠子的人生。綠子不喜歡上學,卻高燒幾十度也要趕著去學校。不喜歡爸爸的抱怨,卻認認真真的照顧癱瘓多年他的每一天。一生中,總是要認真的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
天蒙蒙亮,被鬧鐘驚醒,想放假給自己,再賴床三分鐘。但最終還是一撅而起。做為成年人,還是能夠明白,做什么是最好的選擇。學校建議穿校服,即使又多么不情愿,還是脫下了心儀已久剛納入囊的最愛。
那些年,錯過的人
那年,暗戀過的你,最近還好嗎?雖然因此錯過了心愛的大學。但還是感謝生命中曾有你的經過。那年,愛過我的你,最近還好嗎?雖然并沒有走到最后,看過花開,卻無緣花落。那些年,我們青蔥的歲月,路過的人,都匆匆而過,卻留下了濃墨重彩。從每一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學到了些什么。
當然,最最感謝的是那個始終陪在我們身邊的你,一起度過六月飛雪的夏,陽光明媚的冬,每一天都與眾不同。
那些年,路過的風景
世界都沒看過,那來的世界觀。
旅游,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往別人呆膩的地方,不過,再沒來的及厭煩的時候就逃之夭夭。去不同的地方,感覺不同的生活習慣,了解不同的人生價值。你會發現,曾經的真理,不同的時空,竟是謬誤。漸漸的,你對自己學會了妥協,對生活學會了和解。
香港的公交車靠了左,廣州的飯菜不放辣,似乎都可以接受。曾經的謙虛和如今的自我都值得回念。
那些年,度過的自己
如果有時光機,你愿意回到什么時候的自己?七歲的旋轉木馬,十二歲的懵懂少年,十八歲的青春年少,還是二十四歲斜杠青年??荚噭倓傞_始,我們希望是多選,ABCD全部選擇,后來,我們才明白它是一道無解題。七歲,旋轉木馬的年代也有看櫥窗芭比娃娃的無奈;十二歲,懵懂少年也有他們都不懂我的叛逆;十八歲,青春年少也有無知沖動的懲罰;二十四歲,斜杠青年也有囊中羞澀的無語。最愛的還是現在的自己,褪去青澀后的成熟,保留純真的內心。
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物,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人生。認真的做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感謝身邊一直默默無聞的人,接納一些你不懂的風景,愛上如今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