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藝術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爾德
? ? 眾所周知,文學作品總是以象征的語言傳達出人類千百年積累的經驗和智慧,揭示許多有關人生和人心的基本真理。從一些偉大的文學作品中我們能了解到更多的關于人類內心問題的信息,更多的正確解決困境的辦法。同時人類除了閱讀文字以外,更喜歡直觀的視覺享受。所以很多時候,以文學作品改編劇集總是會風靡一時。當文學作品被搬上熒幕,它總會以生動的方式告訴觀眾,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同時這種直觀突出的方式,將生活中的重大但隱秘的沖突揭示出來,幫助觀眾理解沖突本身的意義,以及指導人應該如何抉擇。同時通過觀看劇集,觀眾不但得以理解生活,而且得以凈化靈魂。但是,我們的孩子,拿什么來理解生活,理解自身?
——偶像
——愛豆
……
? ? 我想,現在追星盛行的原因就是如此。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會在潛意識地任憑一些形象來塑造自身。歌星或影星、“別人家的孩子”、老師、長輩……當然,也可能是一些不好的人都可能成為孩子學習或者向往的榜樣。那么如何正當引導孩子?讓他們在劇集里以角色自居,從而產生共鳴,正確選擇生活方式呢?童話劇的演出就是最佳途徑。
? ? 對于運城國際的孩子來說,童話劇是一種綜合課程,一段穿越的旅程。它并不簡單地是一場演出,對課程來說,過程比演出本身更重要。因為在這個過程里,孩子們無時無刻都在和角色對話,就像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曾說:"在經歷原型體驗時,人力圖更直接地將這種體驗傳達給別人,這就是童話、寓言故事的起源。"我想,這也是童話劇意義所在。
B612星球教室的孩子,在經歷兩場童話劇后,深諳此道。下面就是孩子們經歷《綠野仙蹤》后,自己和人物的對話:
? ? ?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一個迅速變化的時期,也可能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一個時期。在尋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他們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是誰?"如果成功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們就會恰當地認識個人價值,接受并欣賞自己。反之,就會出現角色混亂,影響以后的人格發展。童話的魅力就在于,孩子們從童話中獲得了豐富的個人意義,故事推動了他們的自我建設。愿往后的每一場童話劇,我的星球無論多大,都要熱愛童話,英雄和魔法。詩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們周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