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4 德國紀行—柏林(下)

導語

由波茨坦回到柏林后。在柏林還有最后半天多點的時間,因此重點全部放在東柏林。


百度百科:

東柏林(德語:Ost-Berlin)是對1949-1990年間柏林東部地區的稱呼,源于盟軍在1945年設立的柏林占領區。二戰結束后,德國首都柏林被盟軍劃分為四塊。由盟軍占領的英,法,美管轄區合并成立了西柏林,前蘇聯占領區則被稱為東柏林。

因為基本在東區活動,所以沒再暴走,而是直接乘了小火車過去。首先來到的是中國大使館附近看了看。大使館位于馬爾基興河岸54號(M?rkischen Ufer 54),毗鄰柏林米特區路易森城的亞諾維茨橋。這座始建于1988年的原自由德國工會聯合會總部大樓是在1999年至2001年間被改造為大使館。

(聽說附近有家還不錯的中餐館,不過到的時候不是飯點,所以沒去嘗試)

離開大使館后,一路上可以看到各種有意思的雕像,如之前出場過的柏林熊等。

因為熊是柏林市的象征,柏林熊也成為特定的形象標志。在柏林的市徽和各種紀念建筑物上都能見到熊的形象。街頭巷尾也可以見到好多城市雕塑以熊為對象進行藝術創作。

柏林熊也是第十二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吉祥物。

接著沿河走,其中經過了埃梅勒宮。

柏林唯一的民居宮殿式建筑,外表精巧美觀,比例協調,是柏林這座城市最漂亮的民居之一。原建筑建于1760年至1762年間,二戰前由于它的內部裝修而早已聞名遐邇。1968年以前一直在附近的寬街上,目前在梅爾基謝河岸10號的這座宮建于1968至1969年,是原建筑的復制品。

然后走到位于萊比錫大街的格特勞橋,與漁夫島相連,取名于圣人格特勞(窮人與旅行者的保護神)。橋上有座雕像,雕像的左下有一只銅質的水老鼠,據說摸過之后會帶來好運,因此這個水老鼠被摸的很光亮。

離開格特勞橋后又走了幾百米來到處女橋。這座橋是斯普雷河上僅存的一座吊橋。建于1978年,由于法國胡格諾派教徒中的女孩子們曾在此處賣過絲巾、飾帶等小物品,故才有了處女橋的名字。

繼續走著,看到一座蠻有特點的房子。

最后終于逛到了博物館島上的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整體呈方形,最中間高聳著一個巨大的圓頂,教堂四角則是四個小圓頂,其中朝西的正面兩座圓頂稍大,東面的兩座圓頂小一些。中間的大圓頂上方立著一根金燦燦的十字架,早晨的陽光打在十字架上,金光燦燦。

教堂四面的外墻上,以及大圓頂的四周,幾乎每一根立柱的頂端都立著精美的雕塑,每一扇窗戶都有著華美的裝飾。教堂正面是一個高大的石拱門,門拱內側也是繁復的雕塑裝飾,拱門上方是一幅壁畫,當然也是圣經題材的。

百度百科: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國柏林市博物館島東端,菩提樹大街上(Am Lustgarten 10178 Berlin (Mitte) ),是威廉二世皇帝時期建造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紀念碑。很多王室成員都長眠于此。

之前路過了只看了外面,而這次就專門進到里面參觀了。教堂需要買門票進去參觀。古老的教堂,有現代化的多媒體講解設備。進教堂時時正在演奏音樂。整個教堂可以容納500人左右。高達74米的中央穹頂,以西里西亞沙巖制成,并由安敦馮維訥(Anton von Werner)設計內飾,是耶穌登山傳福音的鑲嵌畫,這個的巨大中央拱頂不僅僅是對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的簡單模仿,主要是使教堂的內部顯得明亮而寬敞,這與教堂陰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鮮明的對比。

主圣壇是1850年的作品,這個保存完好,現在看到的還是原作。

一層停放著幾口超級豪華的棺木,是德國皇帝腓特烈三世(Kaiser Friedrich III,1831-1888)、選帝侯約翰西塞羅、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及其夫人、普魯士第一位國王腓特烈一世及王后等人的靈柩。

接下來爬到二樓,有一個包廂開放,不過邊上豪華的皇帝包廂沒有開放。

其中教堂二層的模型展覽館里展示了柏林大教堂在各個時期的不同樣式以及當時的設計方案。樓梯間的石材浮雕很漂亮,沿著整個樓梯,墻壁上布滿了的照片記錄著教堂在二戰時被轟炸和損毀的慘狀,還有后來重建時的現場記錄。

因為曾經作為王室的專用教堂的關系,與那些外表華麗內飾簡樸的哥特式教堂不同,柏林大教堂不光是外表宏偉采用大量銅雕和彩繪裝飾。

其內飾也極其華麗甚至達到了浮華的程度。它的內裝于同一時期由設計師尤利烏斯 拉什多夫(Julius Raschdorff)設計,整體效果室內金碧輝煌,裝飾著線條復雜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畫,甚至柱頭都是鍍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大教堂遭到嚴重破壞。戰后人們搭起臨時的棚子來保護大教堂。后來修復工作從1975年開始,直到1993年才結束。重建后教堂原先的很多設計和裝飾被簡化了,巨大精美的管風琴放在了主祭壇的旁邊。不過即使如此,在里面觀看還是很震撼人心的,豪華風格不變。

可以還看到各種雕塑等。

再往上有旋轉的樓梯,可以登上270級臺階,一直上到穹頂外的平臺,這里能看到柏林的全景。

繞著走一圈,好在柏林的高樓不多,所以視野非常好。鳥瞰柏林,其周圍被森林、湖泊、河流環抱,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綠色海洋中,施普雷河從腳下緩緩流過市區。亞歷山大廣場的電視塔,市政廳,四周的現代化旅館、商店、會議廳、教師會館等大型建筑,氣魄雄偉、造型美觀的博物館島上的古老建筑群,遠處的“水晶宮”議會大廈和中央車站,洪堡大學等。

看完頂上,接下來下樓,最后來到地下層。這里停放有90個棺材,全部屬于霍亨索倫王朝(Haus Hohenzollern)的王室成員,由于曾是德意志帝國宮廷教堂,這些人身后都埋葬在這里。花崗巖,銅,鍍金,木頭等各種材質和裝飾風格的大大小小棺材停滿了各個空間。邊上的欄桿上刻著此人的姓名,生卒年月,還有不少幼兒的棺木等。

從教堂出來以后去了馬克思-恩格斯廣場(Marx-Engels-Forum)。

位于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的東岸,廣場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銅像與柏林電視塔遙遙相對。公園外側是長方形的林地,內部地面鋪設的圓形區域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廣場。

雕塑中的馬克思是坐著的,恩格斯站在他的左側,兩位偉人都目視前方,神情肅穆。銅像后面是一面白色的浮雕墻,銅像前是兩塊黑色的雙面浮雕板,從浮雕圖像上看反映的是工人運動的場景,表達了無產階級的苦難與覺醒。

雕像前方兩側,還分別立著8面金屬墻,上面印著很多照片,都是描述各國工人運動史的。其中也有反映中國革命的照片,照片上一位青年女性似乎正在演講,身后的旗子上有“抗日救國宣傳隊”的字樣。

銅像所在的馬恩廣場是民主德國在1970年代修建的,馬恩銅像則是1986年才立在這里的。銅像的創作者是雕塑家路德維希·恩格爾哈特(Ludwig Engelhart)。而3年后隨著柏林墻的倒塌,民主德國也隨之消失。不過馬克思和恩格斯銅像保留下來了。而據說在馬恩的故鄉,故居也都保存著原貌。可以看出,德國確實是一個尊重歷史的國家。

雕像現在是一處旅游名勝,游客喜愛坐在馬克思的膝蓋上拍照,所以馬克思銅像的膝蓋都被磨出了原本的黃銅色。

接下來向著尼古拉教堂的方向走去,教堂始建于1220年,起初也是天主教堂,16世紀宗教改革后改為路德會教堂。很特別的是,這座教堂上方高聳的是灰綠色雙尖塔。二戰時,教堂的外墻與塔尖被炸毀。現在的教堂是1980年代重建的,是音樂廳和展示柏林早期歷史博物館。

然后在附近的尼古拉小區轉了一下。最早的尼古拉街區正是以尼古拉教堂為中心形成的,也是柏林最古老的街區,有資料甚至稱之為“柏林城的搖籃”。

在二戰中,這個街區也被盟軍炸彈夷為平地。

這里的游客不少,其中看到一個大概是當時打水的工具吧。

走進小區里,腳下的路都是用小石塊鋪的。路邊是一間間小鋪面和餐館。據說當年很多著名劇作家如易卜生,都曾在此飲酒流連。

雖說街區是重建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街區的格局。作為一個休閑步行街區,這片街區隱匿于喧囂的背后,古樸恬靜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在街區里邊走邊逛,臨近午飯時間,因此找到一家推薦的有中文菜單的飯店吃了盤紅燒牛肉,不過這里的土豆球味道面粉味稍微重些,沒有慕尼黑的那家好吃。

吃完午飯,然后來到位于米特區亞歷山大廣場附近市政廳大街的柏林市政廳。這里也是柏林現任市長的官邸。市政廳就在柏林電視塔的旁邊,外觀非常醒目。整個建筑是文藝復興風格,建于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前幾年,二戰中毀損嚴重,修復后充當東柏林市政廳,1991年兩德重新統一后柏林市政府遷入。

整個市政廳從外觀上來看是一座3層樓高的建筑,中間的塔高74米,有高大的鐘樓,是柏林居民明確的路標。在市政廳二樓欄桿處,有36個硬陶土板組成的歷史大事記石刻碑,記錄了柏林從十二世紀到1871年帝國成立間的歷史。樓頂上則飄著柏林熊的旗幟。整個市政廳的內部猶如進入了一座教堂,9米高的大廳,如今是舉辦各種展出和活動的場所。

然后看看不遠處的柏林電視塔。這座建于60年代的柏林電視塔,遠觀就像一只倒豎的巨型喇叭,底部粗,上端細,在兩百多米的高空有一個球型建筑物。塔上的觀景臺高203米,乘電梯40秒鐘可到達觀景臺。塔底層的圓廳內裝有兩部高速電梯,瞬息之間能把游客送到半空中的觀光廳。游人在此鳥瞰四方,全市風光盡收眼底,觀光廳上方是一個可自行旋轉的餐廳。它的直徑為29米,可供200人同時用餐,餐廳自轉一周,約需一個小時。

然后來到市政廳前廣場的海神噴泉,這座青銅質巴洛克風格的噴泉始建于1891年,原在皇宮南面,1969年裝修后移到現在這個位置。這是一個想像力豐富、造型美觀、雕刻精細的雕塑。噴泉外圍的四個女子代表著德國4條大河,即萊茵河、威悉河、奧德河和易北河,羅馬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端坐在由半人半魚海神托起的巨大貝殼中,可愛有趣的小魚、小蟹、蝸牛和魚網等散布四周。

下一站則是附近的圣母教堂。位于卡爾-李卜克內西大街(前威廉皇帝大街),靠近亞歷山大廣場。其創建年代大約是在1292年。和尼古拉教堂一樣,圣母教堂是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二戰期間受到盟軍空襲的重創。戰后該教堂位于東柏林,在1950年代被東德政府修復。教堂外立有馬丁·路德的雕像。

馬丁·路德 ( Martin Luther,1483~1546) ,1483年11月出生在德意志(人稱德意志為改革發源地)中部紹森幾亞(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萊本(Eisleben)——薩克森伯爵(選候)領地。他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

而在一次調查里,馬丁·路德排在最偉大德國人的第二名,僅次于創造了德國“經濟奇跡”的康拉德·阿登納。

最開始的時候,柏林圣母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于1539年成為新教教堂,為柏林最古老的教堂。圣母教堂是柏林-勃蘭登堡-西里西亞上盧薩蒂亞福音教會的主教座堂,和柏林大教堂聯合監督福音教會的所有成員。教堂最古老的部分用花崗巖建造,但是大部分使用磚建成,使之呈現明亮的紅色,并為臨近的紅色市政廳所模仿。

柏林圣母教堂的塔樓歷史可以追溯至15世紀,是巴洛克和新哥特式建筑風格的綜合體,高高矗立在教堂的頂部,壯觀無比。

教堂內的彩色玻璃非常的引人注目,給人一種神幻的色彩,而教堂內另一個受人矚目的為管風琴,歷史悠久。根據記載,巴赫1747年曾在圣母教堂彈奏過風琴。

逛完圣母教堂后,接下來繼續到噴泉廣場走走。

最后來到了柏林世界鐘。

這個鐘可以同時顯示世界幾十個大城市的時間,其實原理很簡單,中間那一層紅色的帶有數字的鐘面會慢慢旋轉,而外圈的24個固定面代表24個時區,分別刻有各時區主要城市的名字,找到你的城市,看上方的數字就是那個地方現在的時間。

看完東柏林的這些后,接下來回去火車站。因為離開車還有段時間,所以就在火車站里逛了一圈,火車站大樓就像個商業中心,里面店鋪林立,剛好也是打折季,游客還是不少的。

等到差不多到快開車的時間就去拿寄存的行李。

接下來就上了傳說中的德國ICE。

德國ICE高鐵全稱是Inter city Express,即城際快車。其實在它剛發展的時候,名字叫做Inter city perimental train。由西門子為首的開發團隊設計制造,德國國鐵(Deutsche Bahn AG)所營運。

本想隨便找個位子,但座位頂上的顯示屏上有顯示該座位已被預定了從某站到某站。只好繼續尋找,走到下一節車廂,才發現這節被預定的位置少了很多,于是進了一個包間坐下。

這里已經基本坐滿。

其中有一位古典型小哥。

所謂古典型就是像電影里貴族的樣子,特別是發型。上身襯衫西裝,口袋里還插條手絹,

但古典型小哥的下半身就比較雷人了,居然是一條開了幾條口子的牛仔褲。

不知道是不是德國比較流行這種混搭風格。

而隨著火車的緩緩開動,柏林的行程就到這里結束了。


預告

接下來的德國游記則是法蘭克福與科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導語 從科隆離開后,接下來到達的是更加有名的德國第五大城市—法蘭克福。 百度百科: 法蘭克福(Frankfurt)...
    凡人思維閱讀 1,011評論 1 4
  • 如果硬要用一種顏色來形容我心中的柏林,我想它一定是灰色的。看過不少德國拍攝的二戰歷史題材的電影《我們的父輩》、《帝...
    韌青閱讀 1,074評論 0 6
  • 每學期開學后,我常常接待一些專為住校孩子,購置生活用具的農村家長,其間發生的一件小事,一直震撼著我的心,是我至今無...
    花雨鳳飛H閱讀 215評論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