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娘說,信任是交際學名詞,是相信對方是誠實、可信賴、正直的。
縱觀中國四大名著里邊,最符合這3個要素的要屬《西游記》里邊的唐僧了:夠誠實、可信賴,也足夠正直,但是悟空覺得基本符合,但有時候這個師父太丟人了,為啥呢?你往下看:
1
“貧僧唐三藏,自東土大唐而來,尊如來法旨,奉唐皇圣諭,去西天拜佛求經。”
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對咯,這就是西游記中唐僧的經典自我介紹,管你是人是妖,先把自己“賣”出去,顯示出自己的真誠,至于后果如何。。。哼哼,反正有猴子呢。
三藏兄這是直奔主題,沒有過多鋪墊:“我是誰、從哪里來、相信什么、對誰負責、到哪里去、要干啥”,暗含這么多哲學命題,三藏兄一句話就說明白了,語言多簡煉,而且一路上都沒改過口。
這樣做,很容易就讓人覺得這人實誠,可以相信,所以,雖然經歷種種磨難,遇見了各路妖魔鬼怪,還是在仨徒弟和各路神仙的神助攻下,取得了真經。
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要直奔主題,精簡語言,不要兜圈子。
說話少也能省點糧食,去西天的路上化緣不易,且省且珍惜。
2
陌生人之間本能地會不信任,這是人的天性,作為佛學家的三藏自然深諳此道,自然也有應對策略:主動出擊,提供幫助。
雖然不計后果地坦誠地自我介紹,出了事兒一切有猴子,但別人意識不到怎么辦,三藏兄也不是吃素的(呃,貌似是吃素),后面還會接著來這么一句:
“這三位是我的徒兒,他們不是妖怪,施主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說出來,他們可以幫你”
多坦誠的一個人,還主動提供幫助,會更容易取得信任,因為,信任是相互的,也是會傳遞的。
普通百姓就會覺得:哎呀,早就聽聞去西天取經的齊天大圣了:斬妖除魔,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我們這兒啊有個小妖怪,正好請大圣來除妖,歡迎歡迎哈
妖怪就會覺得:小樣,等的就是你,爺爺都等你好幾年了,咋才來涅?來了就好,好飯不怕晚,你來了咱們就可以把你下鍋了,對咯,旁邊還有頭豬,正好一塊下鍋,讓小弟們吃點肥肉。
三藏兄內心OS:其實我這句話的意思是:你是普通老百姓呢,我的這三個長得像妖怪的徒弟會幫助你,你就不用發愁了;你要是妖怪呢,這三個比你更妖,不信,你們可以試試,我當吃瓜群眾就好了。
3
三藏兄人設崩塌的時候到了:
說到做不到,小命要不保
前兩天的分享中V先生評價三藏兄:“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這種人最牛逼”
對此,深表認同,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三藏兄也有瑕疵,除了錯過女兒國國王這么貌美的姑娘、在現在的男生看來不可思議之外,他還犯過一個錯誤:忽視了一個小承諾。導致差點丟掉小命。
事情是這樣的:
在去西天的路上,經過通天河,河里的一個老烏龜搭載三藏兄過河,得知他們要去西天取經,有機會面基佛祖,老烏龜就讓三藏兄幫忙問問,看自己還得修煉幾年才能修成正果。
三藏兄多助人為樂呀,滿口答應:好的好的,包在我身上,一定給你問問
但是,不知道是見了佛祖太過激動?還是覺得“媽呀,終于取得真經了”以后突然松懈,腦子短路了,還是一心撲在聆聽佛祖教誨而忘了其他事兒,總之,在面基佛祖的時候,把老烏龜的問題拋到九霄云外了:忘了問了。
所以,回程的時候,再次搭載老烏龜,老烏龜提起之前的問題時,三藏兄傻眼了:喲,我把這事兒給忘了,你看,要不下次。。。
悟空回頭一看,師父咋不見了
撲通,經書落水了
撲通,八戒落水了
撲通,三藏也落水了
撲通撲通。。。。。。
老烏龜輕蔑地看了一眼,頭也不回地游走了
三藏:悟空!快救為師!!為師不會游泳啊!!!
悟空:你個和尚,說話咋不作數呢,你這樣,太給和尚界丟臉了!做不到就不要答應,答應了就要做到!
三藏:你個猴頭!!!還教訓起師父來了,你信不信。。。
悟空:不信不信不信,你念啊你念啊你念啊
三藏:好徒兒,為師真不會游泳,快來救我,以后再也不念緊箍咒了!不念了!!!
悟空:真丟人!!!
三藏:行了行了!!!你說的都對!快過來呀!!!急死我了你!
悟空:這還差不多,還有。。。
三藏:好好好,別再說了,給師父留點面子噻,群里兄弟姐妹都看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