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阿桂小語】
如何做好租戶規劃是商業地產項目前期策劃的重要內容,也是考驗操盤手水平的工作。
要做好租戶規劃,首先要明確不同租戶在項目中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一般會把租戶分為主力店、次主力店和一般租戶。
但在實際操作中,什么是主力店?什么是次主力店?什么是一般租戶?往往概念并不是很清楚,使用時意指非常含糊。
前兩天跟我的好朋友梁斌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們理了一個思路,可以供大家參考,同時也歡迎大家提建議。
我們把租戶分為四層:
第一層:主力店。是對整個項目起客流拉動作用的租戶,同時,它一家店就代表了一項重要的商業功能。滿足這個條件的,一般就是我們說的三大件:百貨、超市和影院。
百貨代表了流行時尚品的商業功能,雖然現在百貨經營處于困境,很多項目在去百貨化,但是我們要持續關注百貨的發展變化,未來百貨解決了自身轉型之后,仍然會是商業項目的重要租戶,因為你要是選購流行時尚商品,最佳的場所還是百貨。就目前而言,如果你的項目定位高端,連卡佛仍然是你很好的選擇。
超市代表了日常生活品的商業功能。
影院代表了重要的娛樂功能。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專業店也可以稱之為主力店比如宜家家居,只是它要么在自己的商業項目里開,要么獨門獨戶地開,很少跟其他項目合作。
第二層,次主力店,或者叫樓層主力店。它的功能是使客流在樓層形成互動與平衡,帶動客流在水平方向流動。
比如我們在一樓的兩端規劃快時尚品牌,引導客流從商場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從而走完項目的整個動線。
第三層,品類標志性品牌。就是我們項目的業種規劃中,所有的品類都要有一個打頭品牌,這個是為了保證項目檔次定位的實現,至于品牌級次做到多高,要根據我們整個項目的定位來確定。
這一層的租戶,如果重要性比較高的話,會和樓層主力店重合。也就是二三層租戶會有一個交集。
第四層,一般品牌。除上述之外的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