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專家曾講過:孩子的成長有3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是2-4歲,他們會通過“不”、“才不是”等語言來表達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觀意識;
第二個叛逆期是7-9歲,他們開始有較強的獨立意識,經(jīng)常對外界的各種規(guī)則不滿,有時甚至有點不講道理;
第三個叛逆期是12-17歲,他們正值青春期,對個體的獨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討厭一切束縛。
只有經(jīng)歷過叛逆期,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而自主的個體。而頂嘴則是每個孩子叛逆期都會出現(xiàn)的行為。
頂嘴,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和尊嚴開始覺醒。他開始自我思考,開始強烈地想要表達自己,想要捍衛(wèi)自己說話的權(quán)利,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內(nèi)心訴求。
孩子頂嘴,并不是“不聽話”、“沒教養(yǎng)”、“故意作對”,而是他們采用語言的形式與父母對抗,尋找自我,建立自我個性的必經(jīng)過程。
允許孩子頂嘴,是一種智慧。
“頂嘴的孩子有優(yōu)勢,一是家庭氛圍開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頂?shù)礁改傅耐刺帯!?br>
其實,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少不了會有分歧。孩子敢于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捍衛(wèi)自己的立場,表達自己的意見,今后遇到事情才不會膽怯,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孩子也會在一次次頂嘴中,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利于將來與人交往。
允許孩子跟父母頂嘴,也是父母的一種智慧。
敢于頂嘴的孩子,往往更獨立,有主見。
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將2-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喜歡頂嘴,反抗性比較強。另一組孩子懂事乖順,反抗性比較弱。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反抗性較強的孩子80%都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而反抗性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長大后能夠獨立行事,判斷能力也較弱,經(jīng)常需要依耐別人。
由此可見,會頂嘴的孩子,不僅能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敢于獨立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當然,允許孩子頂嘴,并不是允許孩子放肆、無禮。
孩子的思維并不成熟,那些“無禮的事”,“危險的事”,“容易造成破壞的事”,必須堅定地跟孩子說“不”。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中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自己怎么想?
事實上,孩子不是永遠都錯,父母也不是全都正確。一味地命令或者強迫孩子聽話,必然會導(dǎo)致孩子的反抗。只有父母先學會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才能讓孩子改變態(tài)度。
父母對待孩子頂嘴的方式,藏著孩子與未來交手的樣子。
允許孩子頂嘴,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