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精與身體恢復:打破誤解》
在養(yǎng)生健康領(lǐng)域,很多人都在糾結(jié)一個問題:先天之精一旦損耗,是不是就意味著身體從此“廢了”,是不是再也補不回來了呢?每天都有人反復詢問這個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個得罪人的大實話。
其實,很多人要么是惡意混淆概念,要么就是自己根本沒有搞懂腎精的奧秘。先天原精,也就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先天之精,共有一十六兩,這就像是父母給我們的一筆固定存款。然而,身體是否健康、能否正常運轉(zhuǎn),看的可不是這個固定存款,而是“現(xiàn)金流”。《難經(jīng)》里提到“腎間動氣,五臟六腑之本”,這就好比是在說,先天之精就像是火種,而后天之精則是柴火。那這火種滅了之后還能不能重新燃燒起來呢?咱們可以從老祖宗留下來的三個鐵證來逐一講解。
首先,先天元精不等于健康余額。先天元精只是一種額度,而不是余額。這就好比天平的兩端,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存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這里的“自半”指的是自然折舊,就像手機出廠時電池容量假設(shè)是兩千毫安,使用三年后還剩下百分之八十一樣。但真正決定你日常使用的,是你使用的是充電寶還是快充頭,這就是后天之精的作用。而且張景岳在他的著作里也提到,先天之精必須依靠后天之精來充養(yǎng)。這就像一個賬戶,只花錢而不存錢,賬戶怎么可能不空呢?所以,不能簡單地認為先天之精一旦減少就無法恢復健康,關(guān)鍵在于后天之精的補充。
其次,傷精并不等同于傷先天之精。實際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根本傷不到先天之精。在《景岳全書》里把這個情況分為了三層。第一層是脾胃濕,脾胃一旦受傷,脾胃濕蘊之后首先影響的是后天之精;縱欲過度則會傷腎陰;只有久病之后,身體被大量消耗,才會觸動先天之精。對于普通人來說,手淫過度或者縱欲過度,就像是花唄刷爆了一樣,傷害的只是后天之精的現(xiàn)金流,銀行里的儲備金,也就是先天之精根本沒有被動用。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通過養(yǎng)精三個月就又能生龍活虎了。就像有些老將軍,九十歲還能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卻天天自己焦慮,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恢復不了了,渾身充滿負能量。《一零改錯》里說“存得一分陰業(yè)便有一分生機”,這里的陰業(yè)其實就是指后天之精的流動資本。
最后,最顛覆大家認知的真相來了。《素問》中提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先天元精的封藏就像深山里的古井一樣。張錫純也通過案例證明了,當后天之精充足的時候,身體會自動抽取一部分轉(zhuǎn)化為先天的儲備金。這就好比你月薪兩萬,每月能存五千,十年后的存款足夠你買車了。那些說先天之精虧損就補不回來的人,就是書沒讀通,沒有真正理解身體是有自動補庫程序的。所以,大家要記住這個公式:先天之精就像是住宅,后天之精則是租金。祖宅破舊了,只要合理利用租金,是可以翻新收租的;但要是天天拆房梁燒火,那可就是在找死了。
下期視頻將會教大家如何判斷自己的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大家點個關(guān)注,下期咱們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