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在家有老豆做飯老媽洗碗,不用想吃什么也不用花時間做,好幸福。
平時上班心情好自己做,不想做可以叫外賣,好方便。
可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為了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還是餐餐自己做吧。
票圈、微信群里看到很多朋友曬圖,在2月里都變身成了大廚,涼皮、烤串、蛋糕、煎餅各種誘人。但我,始終保持“清醒”,不要為難自己。我做飯的努力方向一直是:
1、除了吃飯用時,盡可能減少飯前飯后折騰的時間;
2、把握好食量,既要吃的新鮮,同時不多不少不浪費(fèi)。
當(dāng)然,好吃是基本。(此處好吃標(biāo)準(zhǔn)由唯一的客戶我說了算:P)
曾經(jīng),我試過為了節(jié)省時間,一次煮一大鍋咖喱牛肉或咖喱雞肉,一鍋至少管夠3天。每次加熱一餐量,里面有肉有蔬菜,營養(yǎng)豐富又便捷。只是一個口味吃久了,會膩,需要有其它菜式來換口味。
后來知道了經(jīng)典的“一顆番茄飯”,這種操作簡單口味有保障的做法太符合我的需求了。我還在這思路上改良了多種口味,可以放玉米青豆胡蘿卜培根香腸雞肉山藥馬蹄紅薯……總之冰箱里有什么材料都可以搭配著放進(jìn)去。也是受它的啟發(fā),我開始積累各種可以三步做好的飯菜的食譜。
哪三步?就是
1、備料,切洗
2、扔進(jìn)鍋里,可以提前放調(diào)味或是之后放調(diào)味
3、按一下開關(guān),等吃
此法適合煮什錦飯、煲湯、煮甜品、椰子雞……
如果提前煲了湯,還可以用高湯下面條,最后燙幾條青菜,比外面二十一碗的面好吃多啦!最重要是,只需要6分鐘就有的吃,吃完只要洗1個碗、2個鍋,哈哈哈。
過去的兩周讓我想起了當(dāng)年在英國讀書時,在外面吃太貴舍不得,每餐自己做的時光。但無論是當(dāng)年還是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我一直在探索的都是“偷懶”的方法:怎樣在保證口味、營養(yǎng)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我在廚房的時間?怎樣能讓肚子餓的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有得吃?多少量能剛好吃完不撐不剩不胖?……
為了探索一人食的最佳方案(既滿足我吃貨的要求又省時省事),我嘗試了多種烹飪工具,調(diào)整流程,還買了個電子計(jì)時器。把做飯時間從1小時左右縮短到了30分鐘,最近還有多次保持在15分鐘之內(nèi)。
恰好近期聽了個關(guān)于“精益管理”的分享,做飯做菜不就是一種流程管理嗎?提高顧客(我的)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zhì)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不正是我的需求嗎?我在探索一人食方案探索上用的不正是精益管理的思維嗎?
突然覺得宅家一人食好有意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