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需要的理財常識書 (王華,經濟學碩士等)
2016年4月21日星期四 上午8:54:11
你必須考慮較投入的資金與產生的回報之間的關系,而如何使“投入產出”最大化,正是投資理財追求的最基本目標,也是我們必須具備的理財意識。
“沉沒成本”在學術上的定義是,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不能由現在的或者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中國銀行的存款利率一直都是比較高的,如果能讓自己的收入在第一時間就變成定期存款
細分,比如簡單的就要分成:衣、食、住、行、娛樂、教育、其他等等。
如果你善于投資的話,應該選擇用更少的首付和最長的貸款期限,因為從趨勢上來說,今天的錢總會比明天的錢更值錢。
只要你能夠記住消費的兩個原則——用途和使用頻率,你就會慢慢變成一個會花錢的精明人了。
理財永遠都是在調整自己的幸福結構!
投資理財,一定要記住三個“自”: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享收益。
事實上,一個合理的家庭固定資產比例,60%左右是最合適的,大家不妨以此來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財規劃。
一定要投入精力、時間甚至金錢,不斷地充實自己,
第一份增加對身體的投資,讓身體始終健康;
第二份增加對社交的投資,擴大人脈;
第三份用來投資學習,增強你的自信心;
第四份用來旅游,擴大你的見聞;
第五份用來投資未來,增加你的收益。
人的差別在于業余時間,而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時間是晚上8點到10點之間。如果你可以每晚抽出兩個小時來進行閱讀、進修、思考或者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在逐漸地改變;如果你能堅持數年,那成功就會向你招手了。
第一個階段是30歲之前,這個階段是職場學習期,要跟老板踏踏實實地學習,積累職場知識,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轉變。
第二個階段是30—35歲,這是職場起步期,這一時期正是職業剛剛起步的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36—40歲的職場啟用期。這是人生的第一個黃金期,這時,職場才會重用你,才能讓你擔任起比較重要的職責。
敬業、低調、不斷學習,
在提要求之前,你必須主動去了解你這個職位以及這樣的能力在現在的市場上是個什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