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440
卷十·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3/6
原文: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皮膚緩則湊離開,開則邪從毛發入,入則抵深,深則毛發立,毛發立則淅然,故皮膚痛。
留而不去,則傳舍于絡脈,在絡之時,痛于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
留而不去,傳舍于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
留而不去,傳舍于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
留而不去,傳舍于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
留而不去,傳舍于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
留而不去,傳舍于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于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于伏沖之脈,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腸胃之募原,上連于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原文譯文對照:
~~~~~~~~~~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膚,
所以,隨反季節之虛風而來的邪氣(病原體),總是首先侵入人體皮膚;
皮膚緩則湊離開,
凡當人體皮膚松緩之處,其上之毛孔或發根孔都會相應較為松弛、張開;
開則邪從毛發入,
凡毛孔或發根孔張開之處,人體表陽(皮膚表面之衛氣)都會較為虛弱,使得病邪之氣(病原體)得以經由松張之汗孔而進入人體;
入則抵深,深則毛發立,
病邪之氣進入人體之后,必然會逐漸深入,當深入到該處皮下之發根所在之皮膚組織時,就會刺激相應毛根處之立毛肌,并引致其收縮反應,當立毛肌收縮,則該處皮膚外面之毛發部分就會從倒伏狀態變為豎起狀態,同時該處皮膚表面會鼓起“雞皮疙瘩”;
毛發立則淅然,故皮膚痛。
立毛肌豎起則會打寒戰、減少皮膚之散熱,該處皮膚之邪氣因而也閉阻于內,與該處皮膚層之正氣相搏結,使該處皮膚組織因免疫反應而產生酸痛感。
留而不去,則傳舍于絡脈,
若該處皮膚層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發展壯大,并侵入該處肌肉層之血管網;
在絡之時,痛于肌肉,
當邪氣侵入肌肉層血管網,該處肌肉也會發生正邪相博之免疫反應,引起該處肌肉酸痛;
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
當肌肉酸痛的時期結束,而邪氣卻沒有被正氣戰勝,則意味著邪氣在體內已經繼續深入發展到了該部之較大的靜脈血管內。
留而不去,傳舍于經,
若該部較大之靜脈血管內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繼續發展壯大,并侵入該部之主靜脈血管;
在經之時,灑淅喜驚。
當邪氣侵入該部之主靜脈血管內,該主靜脈血管內也會發生正邪相博之免疫反應,由于各部之主靜脈血管皆直通心臟,故會引起心神不安,體現為人體外冷內熱,即手足冰涼、身體發燒,且會因惡寒高熱而時時顫抖、抽搐、驚厥;
留而不去,傳舍于輸,
若該部主靜脈血管內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繼續發展壯大,并經由心肺循環過程而侵入動脈系統;
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
當邪氣侵入動脈系統,則動脈血管內也會發生正邪相博之免疫反應,由于動脈血通往人體各部之遠心端,故動脈系統內的免疫反應會引起構建人體動脈系統的六條經絡經絡(手三陰經和足三陽經)之氣血不通利,則動脈血從心臟輸往四肢的過程就不夠通利,造成四肢關節因缺血而寒痛,腰脊部位也因動脈血灌溉不足而椎關節寒僵、腰部扭轉不利;
留而不去,傳舍于伏沖之脈,
若該部動脈系統內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繼續發展壯大,并深入脊椎骨及脊髓內部之血液系統;
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
當邪氣侵入脊椎骨及脊髓,則脊椎骨及脊髓組織內也會發生正邪相博之免疫反應,這會導致人脊椎無力、相關筋腱韌帶皆攣縮而角弓反張,從而支撐身體或牽拉肢體更為費力,體感比平時沉重,且因角弓反張而筋骨酸痛乏力。
留而不去,傳舍于腸胃,
若脊椎骨及脊髓內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繼續發展壯大,并經三焦系統之腹膜系統下屬的大網膜和小網膜,而進入腸胃(消化道)之壁膜組織;
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
當邪氣侵入腸胃壁膜,就會引起腸胃組織的免疫反應,體現為腸胃發炎,這會導致消化力下降,從而腸胃脹氣鳴響、腹部因積不化而鼓脹,
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
若腸胃部邪盛正虛,大多會體現為該部因氣血虛少不足而寒涼、腹瀉,大便中可見食物原樣,這是因為腸胃之消化功能減弱的緣故;
多熱則溏出糜。
若腸胃部正邪激戰,大多會體現為該部因氣血過于盛實而傳送速度過快,以致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來不及被充分吸收、消化,便被傳送到下一環節,體現為腹瀉,且大便顏色發黃、質地糜爛。
留而不去,傳舍于腸胃之外、募原之間,
若腸胃之壁膜組織的免疫反應沒有戰勝邪氣,則邪氣就會繼續發展壯大,并隨著受病壁膜處之體液,而發展到腸胃器官之外的網膜系統中,
留著于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滯留并駐扎在網膜系統的血管內,且久留不離,并逐漸積聚,發展為血栓、囊腫、結節、結石、息肉、腫瘤等。
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于伏沖之脈,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腸胃之募原,
總而言之,人體里的外來邪氣,要么滯留在表皮毛細血管網絡,要么滯留在皮下靜脈血管,要么滯留在人體受病部位的主靜脈血管,要么滯留在一身動脈系統,要么滯留在脊椎骨及脊髓系統和脊椎相關之筋腱韌帶系統,要么滯留于腸胃之外的網膜系統;
上連于緩筋,
網膜系統又向上與胃結腸韌帶、十二指腸韌帶、肝胃韌帶相連。這些韌帶隸屬于網膜系統,網膜系統又隸屬于腹膜。腹膜、橫膈膜、胸膜、全身肌肉筋膜系統、全身皮下淺筋膜系統、深筋膜系統、韌帶系統等等,這類組織——全都彼此連通液道,共同構成三焦系統。
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當邪氣從血液系統發展到三焦系統,則邪氣將泛濫于人體各處,流變無窮,其可能發展出的各種病形病狀,難以描摹窮盡。
~~~~~~~~~~
老黃歷擇吉,2025.4.10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439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