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吳正憲老師的《挖紅薯(拔蘿卜)》是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創新課程,其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不過,對于一線教師而言,這節課的內容往往難以撐滿40分鐘的課時,所以通常不會將其作為一節獨立的新課展開教學。多數情況下,教師會在講解例題或習題時,結合這部分內容進行對應講解。但目前常見的講解方式,只是強調等號兩邊數值相等,并未引導學生從“等量的等量相等”這一關系深入探索。而“等量的等量相等”這一概念,對于發展學生的推理意識極為關鍵。
? ? ? 與之異曲同工的是羅明亮老師的“百數游戲”。該內容源自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某一習題,在舊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也曾單獨出現。過去的問法局限于“用兩顆圓片能找出哪些不同的數”,而現在的問法有所變化,不同的問法所考察的知識點也存在差異。當向羅明亮老師詢問這節課的核心素養目標時,得到的答復是發展學生的推理意識。實際上,這一內容在蘇教版、北師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中,大多以習題形式呈現,授課教師很少將其單獨作為一節課詳細講授。
? ? ? ? ? 從這兩位老師的創新課程中,我們能深刻體會到課程標準改革給一線教學帶來的重大變革,也進一步認識到更新教育觀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