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前,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幅畫面和一個段子:《歡樂頌》里,曲筱綃受趙醫生的影響,慢慢愛上閱讀,躺在趙醫生懷里,說這樣的一句話:“我以前以為快樂是很多人一起鬧騰,沒想到安安靜靜讀一本書,平平靜靜原來這么快樂。”
網上流傳一個很火的段子:怎么看待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
當你看到夕陽余暉……你的腦海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這么多鳥,真好看,真他媽太好看了”!
01
讀書是一件辛苦的事,又是一件愉悅的事兒。讀書是求知的理性選擇,同時,讀書又是人們內在自發的精神追求。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讀書體驗。有些書洋洋灑灑上百萬字,我們可以在曲折反復中,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讀他人故事,流自己的眼淚,是一次風雨兼程的遠行。
此刻,女兒早已安然入睡,我窩在沙發里,桌上放著一杯溫熱的紅糖姜茶,濃郁的香氣氤氳開來,耳邊縈繞著輕輕的薩克斯曲—《青鳥》,這樣寧靜舒適又溫暖的夜,真是讓人悸動。
又翻開這本薄薄的、已經有些年頭的硬紙板書,忽然間,好像在心尖深處,悄然開出了一朵花。恩,是的,這是豐子愷的《此生多珍重》。
02
作為中國現代著名漫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和翻譯家,豐子愷先生是一位在多方面都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雖然已去世四十余年,但無論是散文作品還是漫畫,依舊為人們所熱捧。在中國嘉德2017年春季拍賣會上,他創作的漫畫《天氣清和》創出新高,以130萬元成交,其熱度可見一斑。
豐子愷先生的漫畫溫馨有趣,寫文章也是雋永易讀。不管是畫漫畫還是寫散文,他的作品內容都積極溫暖,對于現代社會中在生活壓力下倍感焦慮的人們,他的作品有著極好的精神撫慰作用。
著名作家郁達夫曾說:“人家只曉得豐先生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
豐子愷的散文樸實自然,從瑣碎平凡中流露出率真純情,有一種樸實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隨筆體散文。他的散文內容豐富,自然、藝術和兒童都是他觀察世界的視角和出發點,也是他迥異于其他現代散文家的本真性情和獨特個性的反映。
03
《此生多珍重》中收錄的四十篇文章,文章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從此生多珍重中抒發赤子情深,愛人愛己;從故人依舊中懷念授業恩師與親朋好友;從一花一世界中看到世間的情和理;從藝術人生中感悟藝術的魅力;從世間真相中參透人心。
在漫畫和散文的交織中,我們看到了一代文學大師的人生態度和對世人后輩的寄語。
文章主題分為三類:第一類寫孩童,豐子愷的散文有濃濃的懷舊色彩,尤其寫他孩子點滴的文章更是深情感人,如《送阿寶出黃金時代》。第二類寫身邊事物,因其師從傳奇人物李叔同,寫身邊事物的文章往往帶有濃厚的禪意和哲理,如《梧桐樹》《暫時脫離塵世》等。第三類是懷念故人的文章,如弘一法師、梅蘭芳、夏丏尊等,讓讀者以獨特的視角閱讀“大師眼中的大師”,讀來深情感人、催人淚下。
此外,全書還選取了豐子愷先生的71幅漫畫,作品的主題包含了家庭生活、詩詞名句、社會生活速寫等,寥寥數筆便生動傳神。
豐子愷的魅力不僅在于他的文章風格雅凈、內涵深遠,一如他的漫畫那樣樸素、深摯,更主要的是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出他有一顆善良、博大、寬容和慈愛的心。
他的文章均取材于生活中的小事情,沒有冗長的描繪,沒有華麗的修飾語,卻用一種平實細膩的文風,讓瑣碎的小事呈現出無窮的意蘊。
譬如《吃酒》,記述了他在上海、桐廬、杭州西湖等地吃酒的事,字里行間帶有一種悠閑、灑脫、自由自在的風度。
《納涼閑話》寫的是在悶熱的夏夜里,豐老納涼時聽見樓下三個人閑聊,他們從“天氣真熱”開始,一路聊到“香煙抽起來太費錢”“現在的雜志真多”“黃包車其實很賺錢”“買藥還得醫生開證明”……
在一般人看來,這些家長里短根本不會拿來做一篇文章,但是經豐老寫出來,卻非常有趣味。在他眼中,普通人聊天時那種漫不經心的節奏里,其實有著一番有趣的邏輯鏈條。
可以這樣說,豐子愷是一位生活家,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否成為豐子愷那樣的生活家,其實很多時候取決于我們是否能永葆純真、近似于童心的心態。
歷經過幼年喪父、中年戰亂、晚年動亂的豐子愷用一生的經歷告訴我們,平靜守住本心,珍重生活,我們終會對得起自己這一生。
也許,看完這本書,也會明白這樣的道理,當我們像豐子愷一樣叮囑所愛的人好好生活時,也是對自己的勸慰和鼓勵:努力過好這一生,就是對愛自己的人最好的回報。
此生多珍重,你我多珍重。百年很短,心情很長。愿君能讀完這本書,能洞察世事,明了內心,給自己的人生選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作者牛兒,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重慶散文學會會員,37歲,一枚熱情又文藝的射手座老少女。愛吃火鍋、愛喝冰啤、愛寫文字。閑暇之余,穿梭于山城的大小街巷,熱衷記錄市井眾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