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博亞家庭系統排列導師班第二屆
2017年7月19至24日.首期中國沈陽
原著: Die Seele weist den Weg. Aufstellungsarbeit mit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作者: Ingrid Dykstra
翻譯:褚曉兵 ?(轉載請注明出處)
攝影:褚曉兵
(四) 尋找與成癮癥狀
如果孩子早年對序位的尋找通過身體癥狀和發育遲緩來進行表達,父母沒有對此進行充分的陪伴和回應,那么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這種尋找就往往會轉換為成癮癥狀。 (尋找die Suche 與成癮 die Sucht在德文中只有一個字母的拼寫差異------ 譯者)
最為顯著的例子是兒童多動癥,它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多動癥的兒童有時常年使用心理藥物治療,那么這樣的孩子的潛意識所獲得的信息是:我良好的行為改善來自藥物的外力。這樣的藥物治療所帶來的災難性的后果是,孩子無法發展出對自我的信任。這樣的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后,往往對其他毒品的成癮的基礎即已經形成,已經習慣于借用毒品的外力,來回應自己身體和靈魂里的找尋。
我的一位青少年案主,長期接受心理藥物治療,他由于吸食大麻和拒絕上學來到我這里接受心理治療。對于心理藥物,他是這樣講述的: ?服用了心理藥物,我就會變成他們,成年人,希望我變成的樣子。不去服用這些藥物,我就會變回我自己的樣子。給別人制造麻煩!“這樣的孩子在自己的內心有著多么令人難過的關于自我的概念和圖像!他內在真實的不安來自對父親的找尋。他的母親告訴,孩子的父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和自己分手,首先由于吸毒販毒在監獄里坐牢,之后居住在接受社會救濟的寓所。
這個孩子只是通過無意識的行為,表達和父親的相似而已!
當孩子的母親認識到這些之后,鼓起勇氣,找到孩子的父親,父子之間重新建立了接觸和交往。孩子的情況獲得了好轉。他內在的找尋終于可以暫時停止下來了。
但有時,孩子的父母也許隔閡太深,已經無法進行這樣的和解。或者父母的一方消失,甚至已經死去。在這樣的情況里,正是適合采取家庭系統排列工作的良好契機。
到我來這里進行咨詢治療的孩子,幾乎沒有出自自愿。有時,他們感覺自己是正常的,是父母或青少年管理部門認為自己有問題。有時,他們感覺自己正是通過與眾不同的行為,才會更有力量。而父母則恰恰通過孩子的這些行為,變得虛弱無力。
但是如果孩子感受到,我們作為治療師,采取不同的姿態來觀看他的家庭系統,那么孩子則往往會轉變態度,積極的參與治療工作。這經常會使得孩子的父母變得驚訝。
孩子有著敏銳的覺察,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的工作,哪些是父母應該去清理的工作。經常在治療當中,孩子會打來電話,要求終止治療,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治療下去不會有任何效果。如果這時作為治療師的我們認真思考,去探尋治療進程卡堵的地方,就好發現,孩子是在通過拒絕來要求父母進行關于自身的工作。所以治療師不要在這樣的時刻,誤以為治療失敗了,而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