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一萬多,買書自然就是常態。讀書多少年,買書也是多少年。
上大學時,讀書以租書為主。學校門口的租書攤特別火,同學們都到那里租書看。書攤的圖書周轉特別快,那時沒有互聯網,學校圖書館的書以教學類為主,暢銷書和小說大多在外面出租。
大學畢業后,有了工資和收入,便可以實現自己的圖書夢了。那時,市內的大街小巷遍地都是報刊雜志的售賣亭,在那里可以買到一些流行書。新華書店買書也比較方便,北方圖書城等也突然出現。有時出門,都要逛當地的書店,買些有特色的圖書回家閱讀,當時各地的圖書有差異,和現在網絡購書的情況有所不同。另外,不管去哪里出差,都要買當地的一些報紙留作紀念。
書店的圖書還是貴,對于我這樣的工薪階層,又把買書當成家常便飯的人消費不起。所以,我有自己獨特的買書方式。城市的舊書攤我特別熟悉,過去在市委對面有個大書攤,書特別多,由這個書攤我得到了信息,錦州的舊書市場在鐵路劇場附近。
一認到門,從此就不可收拾了,我在那里買了十多年的書。這是一條幾百米的路,這條路兩側都是賣舊書的,當然也有新書,新書中更多的是盜版書,價格便宜。每次去那里,都要走上一兩個小時,甚至走完一圈再走第二圈,沒完沒了的尋找寶貝。去了就要有斬獲,回來絕不空手,拎著幾個塑料袋,有時書太多,把塑料袋撐壞了,自己抱著一堆書回家了。
買書也有辛酸苦辣。一次,和四哥去買書,恰恰碰到買書的特別不講理,把我氣夠嗆。那是冬天特別冷,我在書攤翻書,恰恰碰到了一本書,自己還沒注意,旁邊買書的一個二十左右的小伙磕磕巴巴的說話了,你把我家書壓壞了,必須買走。我還沒反過味來,再說我真沒碰到這本書。那人把書遞過來,讓我看看,這本書是不是掉了一個角,不容分說,就要賣給我。一本破書,不能壞了我買書的興致,和他理論下后,心想和他爭論實在沒意思,不過就是幾元錢,買下算了。
自那以后,每次從他書攤經過,即使他使勁喊我買書,即使他的書攤有我喜歡的書,我一概遠離。這傻小子,我可是那條街買書的大戶,為了幾元錢得罪了我,他可失去了很大的效益呀。
后來舊書攤去的少了,不知道這條街的書市現在還有沒有了,我已經多年沒去了。沒去的原因是我發現了新的書市。
單洞批發市場里面也有圖書一條街,這條街里的書都是新書,價格便宜,當然也以盜版書為主。我在縣里工作時,每到放假或者周末回家,必須到這里買書,轉眼就是十多年,書店的老板都認識我,見面都要打招呼。從我兒子出生前,到推著小車帶兒子買書,直到兒子已經十歲了,這個書市成了我經常去的地方。家里的很多書都是在這里買的,雜志報紙也都到這買。不過,最近幾年,去的也相對少了,因為圖書市場越來越正規了,盜版書越來越少,正版書沒啥優勢了,現在多是給孩子買各種雜志,自己很少買了。
取而代之,最近十年左右,互聯網買書成為我的最愛。在縣里工作,金海告訴我當當網買書方便,這下一發不可收拾,每周都要一兩次在網上買書,一買一大堆,價格便宜,質量好,物流方便,更重要的圖書很全,種類特別多,這下可讓我過足了癮。
我的書,特別兒子的書,我倆一買就是一堆,家里兩個房間的書房已經放不下了,只好用麻袋裝,反正這書成了泛濫成災的害蟲了。剛剛還在網上買了幾百元的書,兒子看書很獨特,速度也快,一般的書店的圖書品種根本滿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我很感謝網絡這種買書方式,孩子從小到大,神話寓言到成語故事,只有網絡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時代變了,愛讀書的習慣沒變。購買的方式變了,讀書的情懷沒有變。
微博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