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參加了單位一個同事孩子的成人宴,在酒場上,仔細觀察,可以把人群(主要是男的)分為這么幾類:
一是能喝不勸的,只是自己喝,你們喝沒喝,喝多少,不關心,也不逼著來,我想最主要的是理解吧;
第二類是能喝也勸著別人喝的,我喝多少,你也喝多少,我敬你酒,你不能喝的比我少了;
第三類是自己不能喝,也不吭聲的,知道不喝酒就沒有發言權,盡可能降低存在感,穩穩的,不管什么原因不能喝酒,反正不喝酒就不說話;
第四類是自己一口不喝,話還特別多,就怕別人喝的少了,就怕沒有兩個喝多的。
以上四種情況,好與不好,層次如何,高下立判,我個人更想的是,通過喝酒這個事情,能說明一個道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更主要的是要考慮自己的情況,實實在在、真誠待人是有必要的,但也要對人,要分人,否則可能效果不好,得不償失。
一、并不是所有人都真心希望你好。
我們可以把所有人都想的非常好,也應該把所有人都想的非常好,但不能回避的一個現實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真心為你,也不是所有人都真心希望你好,具體的例子就不說了,估計應該都有感覺。
人與人之間是習慣相互比較的,我們不是常說,知道你過得不好,我就放心了。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卻引起了很多共鳴。所以,在你堅持著做一件事情時,會聽到很多意見,有的為你好,有的僅僅是因為你和別人不一樣,還有的就是不希望你好,怕你好,尤其是你過去不如別人的時候,顯得相對弱勢的時候。
面對這些不夠友好的意見,微微一笑就可以,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保持自己的風格,堅定的走下去。
二、希望你好的人,意見并不一定都對。
就像我們總是開玩笑說,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還是很常見的,你的行為,你的選擇,在別人眼里覺得不好,覺得不對,于是會給你很多建議,身邊的親人有時甚至會做出很武斷的決定,僅僅是為你好,這種行為,這種選擇,對與錯暫且不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為咱們好,現在能真心替咱們想,給咱們建議的人,說實話,是越來越少了。
但有時,或者多數時候,還是多聽下內心的聲音,喜歡什么,愿意做什么,如果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去做一做。現在看來非常固執的決定,可能慢慢會為人所理解;現在看來愚蠢至極的想法,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發現足取的地方。總之,如果有條件,如果有可能,那就努一把。
三、不要迷信自己的決定,實在走不下去的時候,別忘了還有關心愛你的人。
比如北漂,年輕人初入社會,總是充滿了激情,卷起翅膀要干一番大事業,創造屬于自己的傳奇,去北上廣深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很多時候,現實和我們想的不一樣,甚至把我們的夢想撕的粉碎,在你絕望的時候,在你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時候,在你以為所有人都會嫌棄你,都會看不起你的時候,別忘了身邊還有愛你的家人,還有真心對你好,希望你好的人。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沒有做過錯誤的決定,誰沒有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罪,誰沒有意氣風發過,誰又沒有在深夜里痛哭過,不管經歷了什么,發生了什么,都請相信,身邊總有愛我們的人,而我們,完全可以重新來過,為他們再努力,再嘗試,再加油。
end。謝謝閱讀,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