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學生,家長,老師,上班族,或者是創業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都會經歷或多或少的迷茫和痛苦,一是對于未知的恐懼,二是對于當下生活的不滿。既然每個人都會經歷迷茫和痛苦時期,為什么有些人能走出來并最終獲得成功,而大部分的人最終都失敗了呢?《喚醒心中的巨人》這本書就是幫助人們在經歷低谷和迷茫期時,如何幫助人們擺脫困境。
分享文中的幾個觀點:
1. 我們的人生乃掌握在對于痛苦和快樂的認定上。
失戀對于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痛苦的話題,談戀愛的時候,每天都是粉紅色,失戀之后乃至失戀后的一段時間里,痛苦的情緒總是會蔓延出來。如何能讓自己快速地擺脫失戀的痛苦呢?那就是對痛苦下定義。什么意思?你可以想象這么一幅場景,笨比熊就是一個被鎖鏈套住的小熊,然后你的男朋友拿著棍子不停地抽打你,不給你飯吃,還每天踐踏你的自尊,因為他想通過武力來馴服你。你的男朋友害怕你自殺,所以打了你一棒子之后再給你一顆糖吃,這樣你就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奴隸了。
其實很多遭到異性PUA或者家暴的女生之所以一直無法離開虐待她們的另一半,主要原因就是她們對虐待她們的男人產生了情感上的依賴。雖然目前的生活讓很多女性感到痛苦,但一想到要徹底地離開對方,很多女性又會因為離開而感到痛苦。當離開的痛苦大于被虐待的痛苦的時候,女性就會陷入被對方虐待,想要向外界求助,但又一直離不開對方的負循環當中。
所以要想徹底擺脫這一命運,我們就要重新給痛苦下定義。比如說笨比熊特別討厭被束縛,一想到自己要做別人的奴隸,笨比熊就全身難受,寧愿死也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于是笨比熊就在腦海中想象這么一副場景,對方不停地抽打笨比熊,然后嘴上還說我要把你馴服,踐踏你的自尊,讓全世界都嘲笑你,讓你一輩子都做我的奴隸。在腦海里不停地想象著這幅場景,越仔細,越具體,你內心的恐懼就會加深,多想幾次,你就會對繼續留在對方身邊而感到恐懼和痛苦。這種痛苦的程度越強,你離開的決心就越大。
不管是感情,工作,學習還是創業,我們都可以練習這種方法——給痛苦重新下定義,然后在腦海中想象出具體的場景,這個場景描繪的越仔細,越深刻,達到目的的效果越好。因為人們想逃避痛苦的意愿遠大于得到快樂。
2. 在任何時刻里,都有三個必須作決定的要素主宰著我們的人生,它決定了日后我們的成就,這三個要素分別是:一、你要決定怎么看。二、你要決定怎么想。三、你要決定怎么做。
我們的行為是由我們的思想操控的,而我們的思想又是由我們的認知操控的。所以要想改變我們的行為,需要提升我們的認知。畢竟在金融界流傳這么一句話——你永遠也無法賺到認知之外的錢。
同樣一件事情,給不同的人做,有的人就能做成功,有的人卻總是失敗。你可以責怪自己的出身不好,沒受到良好的教育,但這并不是根本原因。因為天才百年難得一遇,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既然如此,為什么人到30歲之后,即使之前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30歲之后,有的人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年出國旅行,有的人卻還是每天過著同樣的日子呢?因為大家認知水平不同。
這次疫情讓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陷入困境,有的老板被逼到賣房維持現狀;有的員工被裁員,被迫重新出去找工作;有的大學生剛畢業就失業,不得已重新準備考研或者考公務員。但在疫情之下,有的企業(比如亞馬遜,Netfilx等)就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員工因為疫情開啟副業,讓自己的收入比疫情之前還多。有的大學生干脆在疫情期間創業,為今后的職業規劃做準備。
疫情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去了困擾,但那些成功人士并不會讓自己一直陷入悲傷的情緒中,而是盡早地認清現實,重新調整策略,讓自己的企業轉型,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一邊適應疫情這個大環境,一邊努力地尋找突破點,讓自己轉危為機。而大部分失敗的人,總是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告訴自己我就這樣了,這就是我的命。你從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的改變,除了滿嘴惱騷。
3. 我們若希望有個成功且快樂的人生,有一個重要的信念必須接受,那就是得時時不斷改進自己人生的品質,不斷成長,不斷拓展。
所有人的終點都是死亡。如果把人生比喻為逆行的小船,那人這一生都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個領域里面都有專家,成功人士,如果你想進入某個領域,并在這個領域里扎根,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模仿這個領域里的成功人士。英語里有句話:“ fake it, until make it."翻譯成中文就是,模仿他直到成功前。
笨比熊遇到過很多優秀的老師,在這些人的指導下,笨比熊的人生一直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著。最初笨比熊的外貿啟蒙老師就是毅冰,如果有筆者是做外貿的,并且做外貿有點年頭了,那大概率是聽說過毅冰的。毫不夸張地說,目前國內很多郵件開發信的模板都是模仿的毅冰。
早期笨比熊就是外貿界的菜鳥,什么都不懂,不懂產品,不懂寫商務郵件,不懂商務談判。直到上了毅冰的外貿課,從最初的跟單做起,到獨立開發客戶,很快在三個月內,笨比熊的業績就達到了公司第一名。
在這期間笨比熊做什么了?很簡單,就是老師怎么說,我就怎么做,最初是不帶腦子地復制粘貼。直到過了一個月,技巧熟練之后,笨比熊就開始簡化流程,探索出更加適合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業績也一直保持前列。
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學習中,每個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而你要做的就是找準一個人,緊盯這一個人,并不斷地模仿他,抄襲他,直到你已經完全地掌握了這套體系之后,你再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的流程,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或工作方式。這樣能幫助你在成功前避免很多坑。要知道,普通人創業的成本是很大的,一次失敗就可能終身爬不起來,而壁坑的最好途徑就是模仿該領域里的成功人士。
4. 一個人若是不能持續不斷地吸收新觀念,就很難保證未來能保持既有的成果,不論是身體上,財物上,事業上或人際關系上,都是如此。
以前笨比熊覺得高考不公平,一次考試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笨比熊當了老師之后,發現高考雖然不能完全保證篩選出人材,但在某種程度上,高考確實能鑒別出不同層級的人。
學習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學習更像是跑馬拉松,需要你持續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才能在這次長跑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而我們目前學校里學習的科目都是有連續性的,某個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都會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比起社會上的明規則和潛規則,高考是比較公平的一次考試。
笨比熊認識很多不同領域里的成功人士,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特點:1. 愛讀書(基本上每個人每年都有讀書計劃,參加讀書會提高自己的認知。2. 延遲滿足(事實證明,凡是有所成就的事情,都需要經歷一段痛苦時期。大部分工資低,工時長的工作都不需要動腦子,只用活動四肢就好了。)3. 像更優秀的人學習。(每個人出生不同,起點不同,而那些能從底層突圍的人,都是很擅長向身邊優秀人學習的人,他們時刻抓住向上的機會,不停地從周圍人身上吸收對自己有利的知識,幫助自己達成更高的目標。)
向上的過程是反人性,之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學習很難,是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貪婪,懶惰。學習需要雙方都朝著同一目標努力,只要一方想要放棄,剩下的一方都很難再堅持下去。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就像是在爬山,如果一方拉著一個輪子爬山,雙方都是比較輕松的狀態,更容易克服困難;但當一方不想動,就想呆在原地,這時的你就是在拎著一塊石頭爬山,越往上怕越吃力,最后不僅會讓你喪失斗志,有可能你還被那塊石頭拖下山,回到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