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終身成長”的本質是什么,也是我自己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它困擾了我很久,我一直找不到答案。在京東湊單時買了一本美國作家卡羅爾·德維克的暢銷書《終身成長》,通過閱讀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了解一下作者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科羅爾·德韋克是個怎樣的人?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閱讀和理解本書的內容。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她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威廉·蘭斯福德心理學教授,現任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看到這個履歷,我的反應就是權威,因為他的專業領域是心理學,且作為杰出的學者被心理學領域所認同。這樣一個人寫的關于成長的書,一定不會差到哪里去。
兩種思維模式
終身成長的人和舉步不前的人,本質的區別就是思維模式不同。這個思維模式具體是什么?我從來沒有想過,也沒見其他人總結過,而卡羅爾博士在《終身成長》中做出了總結。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里,卡羅爾博士提出了兩個讓人十分振奮的概念:“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二者的本質區別在于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相信變化,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害怕變化。
兩種思維模式都有其鮮明的特征。固定性思維模式:否定自己,畏懼困難,拒絕成長。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積極主動,尋求改變,終身成長。
終身成長的本質
終身成長的本質就是相信變化,人的思維模式的不同是人與人之間本質的區別,沒有所謂“天才、天賦”這回事,獲得終身成長,源于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演進。同時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都具有固定思維模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正視這個事實,否則無法獲得成長。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可以變得越來越聰明,而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聰明就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
終身成長的要義
在我看來實現終身成長的要義有兩個:
第一是與我們的固定思維模式做朋友,控制他影響的范圍,正視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事實,并積極主動的去控制、克服它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鍛煉我們的承受能力。
第二是發展我們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積極主動相信變化,用行動獲得改變。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