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參加第一次正念帶領課程,老師講了整個課程的結構和安排,第一課主要內容是呼吸觀察,課程知識的講解沒有什么特別的,講解完成后帶領大家做了一下呼吸觀察練習,大約12分鐘左右。
在呼吸觀察練習當中,三分之一在覺察呼吸,三分之一在昏沉狀態,三分之一在走神,想著周六安排的一個事情。在討論和提問環節跟老師描述了這個感受,老師說這是非常豐富的覺察,是可以多種狀態并存的,跑神的時候可以拉回來,?不用逼迫自己一定要達到什么樣的狀態。
我又問了兩個問題,他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用問題來啟發我自己找答案,其他的同學也表達了各種支持。忽然就有答案跳出來了,原來那兩個問題背后蘊藏的是急躁的情緒,這是我之前沒有覺察到的。
老師穩定的支持性的狀態給我很大啟發,作為咨詢師,面對來訪者提出問題的時候,我時常會著急幫助他們,著急給出答案,這樣他們自己思考就不夠,不是自己思考出來的答案通常會難以執行。正念的狀態應該是,信任對面的那個人可以自己找到答案,這種被信任、被肯定、被支持的感受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那個對話的過程真的很正念,我覺察整個的溝通非常流暢愉悅,自己的眨眼、說話的節奏、控制自己不說“嗯啊然后”這種語氣詞等等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場域里面,我無論有什么想法、情緒、狀態都是被允許的,很棒的感受。
正念,允許一切自然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