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對于你們來說意味著什么?也許是一句表白~而它對于我,是一個成績,不,是一段跑馬的經歷......
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簡單的人,有著簡單的背景經歷、簡單的生活、簡單的思維、簡單的想法,好像某種動物一樣,只能直著思考問題,不能且不會委婉的直抒胸臆,就這樣,我活了27年,有痛但轉瞬既忘,有樂卻內心長存。
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阿甘正傳》,阿甘只有一雙并不靈便的腳,最后跑出了自己的路,那時候覺得簡單的人真好,只會跑步,沒有對話,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是奔跑~
好像人總喜歡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旦夕,也許的也許,這說的就是我吧~
第一次:想出發
某天的一個早晨,我看了一個從未關注的朋友的朋友圈,轉發了一篇自己徒步五環的文章,敬佩不已。敲擊鍵盤,對QQ頭像里的那個男人說:”我們周末去徒步五環吧?”呵呵,隨之而來的,“做夢呢啊?就你,怎么可能?能別給我添麻煩了嗎?老實在家待著不行嗎?”我被潑了冷水的孩子一樣,怯怯的望著電腦屏幕上的每一句嘲諷,又再次敲擊出“五環不行,二環行嗎?就一次,你就陪我一次,行嗎?實在不行,你開車,我徒步行嗎?”他:”我周末忙著呢,你體諒一下不行嗎?”......于是,第一次長距離跑步或者徒步,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里。
第二次:出發
一個月后,我的生活發生了大扭轉。屏幕里那個曾經嘲笑我的男人,擁入懷中的人已不再是我~我無數次的問我自己,那個簡單的你去哪里了?還要被別人質疑嗎?我沒有找到答案。
還記得,3月初的北京,很熱,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就熱了起來。有一天夜里,我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大鳥,但是怎么都飛不起來,我看不見自己的翅膀,也不知道它到底有沒有翅膀,我好著急~于是,那段時間,我一個人,看了無數遍《阿甘正傳》,除了那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的經典語句,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阿甘在一次受挫后,開始了不停的奔跑,Jane對阿甘吼的“Run~Run~”的聲音,在我腦海里一遍遍的想起,伴我入睡~
幾個小時后,天亮了,我像被附體一樣,穿上跑鞋,戴著口罩,開始了我的二環徒步。
從雍和宮開始,我看到了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忙忙的人群,還不停的有小黃車來來往往,那時候,我像是一個被遺棄的流浪狗,好害怕~我不知道是我的衣服不得體,還是我太過難看,我感覺周圍的人都在看著我,我的步伐很混亂。走著走著,我看到了路邊盛開的迎春花,花瓣灑落一地,我蹲下身,撿起幾顆花瓣,就好像看到了花瓣的笑臉,恍然間,我才知道,現在已經是三月底,迎春花已經盛開將近一個月,而我,就像這腳下的步伐一樣,迷失了一個月。打開手機,我看了看導航,擦了擦眼淚,繼續前行,第二次的出發,腳步輕快了一些,一邊走一邊拍照,路過那幾個門:東直門、建國門等的時候,我舉起手機記錄他們,好像他們那么陌生卻又那么熟悉。
一路前行,沒有思考,也好像只能前行~終于在下午15點多的時候,我又抵達二環的起始點雍和宮。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擁抱,也沒有那個昔日你疲憊后最想倚靠的那個肩膀,什么都沒有。一切,靜悄悄的結束了,只有自己的心跳、臉上的淚痕,還有一個臟臟的口罩。好像開始、結束,并沒有什么目的,也沒有什么答案。
第三次:再出發
還記得看到的那篇徒步五環的文章嗎?時隔2個月后,我終于見到了大名鼎鼎的五環哥,在五環哥的邀請下,我打算夜里和他一起再次徒步二環。又是相約雍和宮,一路上,沒有了來往車輛,漆黑的夜,倆個瘋子一樣的人,一會跑,一會走,好像還是沒有什么目的和答案。只有一個方向,繼續前行。結束這次二環徒步,已是次日凌晨,奇跡的是,結束的那一刻,手機屏幕上居然顯示的時間是我的生日——02:06,我想,這一路的0補給,0停歇,算是換來的這么一種幸運吧~如果你問我為什么,我只能說,我還是不知道答案......
第四次:邂逅半馬
偶然中,公司的跑團里說有贈送長春凈月半馬的免費名額,半馬?何為半馬?其實我一無所知,朋友同事聽說我要去跑馬拉松,先是一臉的驚訝,之后是一臉的what?其實路在哪里,怎樣的配速,怎樣的訓練,怎樣的節奏,我完全沒有任何概念。只是在一個炎熱的晚上,我想去奧森試一下,如果可以就去跑半馬,不行,也不能硬上弓,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唯有愛自己才是一切的開始。上了奧森的跑道,一發不能停歇,一路上,擦身而過的人群,我都完全聽不到他們的呼吸,只知道自己大口大口的喘氣,腳步越來越沉,膝蓋越來越疼,但是心里沒有一絲一毫想要放棄的念頭,心里總惦記著:如果一口氣跑到21.0975會是怎樣的感受?會休克嗎?會嘔吐嗎?會直接倒地上嗎。。。很多的猜測,一直盤旋在我13公里的腦海里。就這樣,一口氣,我堅持到了17公里,最后的五公里我只記得我想喝水,特別口渴,就憑這一個信念堅持了5公里~
有了第一次的21.0975的體驗,給自己打了很多雞血,但是直到去長春前一天晚上,我還是不知道半馬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我只記得那天北京站整點報時的鐘聲很好聽,我一個人站在人群中,靜靜的聽了整個過程。
長春,我來了。
長春凈月森林馬拉松,被稱為最美最虐的賽道,如何美也許我真的無法在那個時候去體會,但是如何虐,真的是深有體會。上了半馬的跑道,便開始了22公里的泥濘,接下來是300米的爬升,在接下來就是大下坡,途中還伴著陣陣小雨,時不時一陣塵土迎面而來,森林的婉約展現的淋漓盡致。22公里,我沒有說一句話,不知道該說什么,也無人可說。我想拿起手機,卻又不知道該把電話撥給誰。當我跑到終點那一刻,其實身體并沒有特別多的感受,只是看到迎面而來的人給我戴上了一個獎牌,那一刻,我才意識到結束了~
就這樣,第一次賽級半馬,稀里糊涂的、靜悄悄的結束了。
第五次:擁抱全馬
長春半馬結束后,沒有太多的疲憊,就要準備7天后的吉林全馬,42.195公里。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我還是一無所知。臨出發前,跑團里的朋友囑咐了幾句要吃鹽丸、能量膠等等,感覺好復雜。也許還是無知者無畏,也許是北京那幾天的大雨,我并沒有充分的準備去采購這些補給,來給這42+公里更充足的能量。總之,5天后,我穿著濕拖鞋,再次出現在北京站。我想,如果我不說,沒有一個人會認為一個趿拉著拖鞋的姑娘,會一個人去坐火車跑全馬。但事實就是,我,就是這樣一個客觀存在,不管別人怎么看,怎么想。
一下吉林的火車,一個人游走在吉林的街道上,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一個景點,進去有個廟,求得一簽,也算圖個自己的心理安慰。那一天,吉林很熱,很曬,我走了很遠~晚上收拾行李的時候,一起去貢嘎轉山的小伙伴發來了一個讓我又驚又喜的消息:配速4:30的領跑員,居然是她的同學。哎呀呀,給我本來有點膽怯的小心靈增添了一分信心。4:30,好期待。
第二天,一出酒店大門,整條馬路上,所見之處全部都是馬拉松的氛圍,第一次看見這么浩大的場面,居然還有CCTV5,我心里“呵呵”,儼然覺得自己對待馬拉松的態度好不專業,好不認真。Anyway,槍聲一響,還是隨著人群沖出了起跑線~其實說是沖出去,根本就沖不起來,你只能隨著大流的人群往前走,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是否跑錯路線,只需要注意不被別人撞到就好。剛跑出不遠,就遇到了昨晚說的4:30的美女配速員,于是一路緊跟,她什么速度,我就什么速度,她什么時候補給我就什么時候補給,就這樣,跟屁蟲一樣跟了22KM,也就是一個半馬。
23KM的時候,我其實身體沒有太多感受,就是覺得23KM了,又突破了自己連續跑步的一個極限,有點精神上的小放松,哪想到,這一放松倒好,后面的24KM、25KM跑的很不情愿,再加上我脖子已經被汗水浸破,殺疼的感覺別提多酸爽了,而且不能拿手擦,一擦都是血點,只能忍受著。終于在25KM處,我被迫停了下來。那時候,脖子上的殺疼感,被我無限的放大了,到了一個醫療點,我用哽咽的聲音問:有痱子粉嗎?醫生很奇怪的看著我說沒有。其實我心里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是也許那時候一個我只是想給自己找個借口和陌生人搭句話,證明我此刻的存在罷了。
擦了擦眼淚,我繼續往前走,用兩只手不停的扇著風,爭取讓脖子上的汗液早點蒸發掉,這樣也許能緩解一些疼痛。只聽身后一個聲音叫住了我:姑娘,你怎么了?我一回頭,是個老大爺,而且我確信,他是一個北京大爺。那一刻,在陌生的城市里,被一個熟悉的聲音關心,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一顆心理上的救命稻草一樣,鼻子一酸,還是沒敢掉眼淚。我慢慢的回答道:我脖子破了,殺疼。大爺啥也沒說,把手上的礦泉水遞給了我,讓我沖洗破了的地方。緊接著,又是無限的殺疼,鉆心~
就這樣,帶著這種鉆心,我和這位65歲的北馬牛人——王大爺,一起完成了26-終點。一路上大爺給我講了他13年的跑馬經歷,沒有任何炫耀和說教,我一路很認真的用心聽。一路上我們并肩前行,但在距離終點最后的500米,我選擇退到了大爺身后,由并肩改為跟隨,讓大爺在我之前抵達了終點。我想,這是我內心對一個跑者、一個前輩、一個長者最起碼的尊重~而我,也最終以5小時20分鐘的成績,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全程馬拉松。依然沒有鮮花、掌聲,一切還是和上次一樣的靜悄悄~
距離跑馬結束已經2周了,或許,你現在問我,我還是會說,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感受。沒有特別的快感,沒有特別的自信,沒有那種特別的牛逼。也許就是這種簡單的運動,才適合簡單的我。
與復雜的生活相比,跑步真的是一件太簡單的事情了。
生活也許會面臨沒有方向,也沒有正確答案的時候。
生活,更沒有人去指導你的配速,也沒有只要能跑下去就確定能抵達的終點。
而跑步,無疑是復雜生活中一支簡單粗暴的大麻。他有方向,只要你跑了,就會到終點,然后就會獲得快感。
雖然跑了2次馬,沒有特別多的感受,但是很簡單的道理卻愈發深刻: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捷徑,走過的路不會騙你,欲速則不達等等。
漫漫人生路,也許本就是一場馬拉松。但沒有白走的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片圣土,靠近它的每一步都是幸福,每一步都算數~
而我,也許正在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