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一塊硬骨頭,自籌軍餉抬棺西征,收復166萬平方公
當清政府決定放棄新疆時,已經69歲的左宗棠自籌軍餉,抬棺出征,收復了166萬平方公里國土。他是晚清最后一塊硬骨頭,如果不是他,現在的新疆還流落在外,列強也將早入侵幾十年。
一介書生出生,卻成了大清最后的頂梁柱,已經年逾古稀的左宗棠為什么非要收回新疆?
跟整個清政府對著干,他究竟圖什么?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于清政府來說,難念的經實在是太多了,晚清時期各地動蕩不安,按下葫蘆起來瓢,壓得清政府喘不過氣來。
也就是在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新疆多地發生動蕩,先后5個人自立為王,其中最大的一個政權就是阿古柏。
他先后攻下天山以南的眾多地區,并且逐漸向北擴張占領了烏魯木齊,按照這個勢頭下去,整個新疆都將是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急眼了,不過急眼并不是清政府,而是俄國。
新疆地域位置特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作為中國西北部的邊陲,周邊與8個國家接壤,換句話說,新疆就是一個重要的屏障。
俄國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眼看阿古柏有了占領整個新疆的趨勢后,決定用盡一切辦法拖住阿古柏。
就在這個時候,英國的使臣也找到了阿古柏,阿古柏非常高興,以為自己找到了靠山,忙不迭地要跟英國簽署條約。
可以說此時新疆的危機已經千鈞一發了,可是放眼整個朝廷,一個能出征的將領都沒有。
原來曾國藩在世時,各方勢力尚且還有顧忌,但是自從曾國藩去世后,朝中已經沒有幾個能掛帥出征之人了。
除了曾國藩,現在還有位湘軍名將,此時他正好就在西北督辦事務,而他也幾乎是唯一一位能震懾各方勢力的命官了。
這個人就是左宗棠,既然現在左宗棠在甘肅,朝廷一些官員就商議,想要讓左宗棠出征收回新疆、討伐阿古柏。
這件事傳開以后,左宗棠也同意收復的提議,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出征了,誰知就在這個時候,東南沿海又出事了。
日本開始入侵東南沿海,朝廷必須要著手處理,于是李鴻章就提議,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東南沿海的問題,而新疆不過是一塊貧瘠之地,孰輕孰重應該要分清。
東南沿海要解決,軍費、兵馬都是大問題,現在將精力放在新疆上就太得不償失了,朝中大臣開始一邊倒地支持李鴻章,眼看著西北的軍費都要停撥。
左宗棠心急如焚,他當即上奏了一封萬言書,上面寫明白了新疆對于朝廷的重要性,因為只有保住新疆才能保住蒙古,保住蒙古才能保住京師。
他是別人眼中頑固不化的古板大臣,明明已經功成名就,卻為了能出征新疆跟人吵的面紅耳赤,然而朝臣們看到他的樣子,最終還是慫了。
人人都知道左宗棠就是個刻薄倔強的大臣,一言不合就嚷嚷著要打仗,這一次他打定主意要收復新疆,看來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了。
當朝廷收到左宗棠的萬言書之后,起初是不同意收復新疆的,甚至還想聽取李鴻章的建議,停撥西北的軍費,全力收回東南沿海。
左宗棠知道后氣的在朝中大罵,回到家就將棺材停在了院子中間。
朝中人人都知道左宗棠脾氣暴躁,但是卻沒想到這一次他行事這么極端,棺材一出,朝中瞬間有不少官員閉嘴了。
朝廷也害怕把他給氣出個好歹來,另一方面也明白了他的決心,這才終于同意讓他出征收復新疆。
雖然朝廷是同意了,但是卻僅僅撥了500萬兩的經費,而想要攻打新疆,光這點錢就連路費都不夠。
收復新疆是一個大工程,首先最需要的就是糧餉,其次是武器、路費等。
如果按照預算,每年就需要預計800萬兩,并且這是一場硬仗,不可能一年就打完,所以這點錢簡直連塞牙縫都不夠。
左宗棠為了錢的問題四處斡旋,但是朝廷已經表了態,同意他收復新疆,還撥了500萬兩經費已經是開恩了,更重要的是,朝廷也確實拿不出多余的錢了。
于是左宗棠只能獨自想辦法,他拿出自己全部的家當,然后東拼西湊了一部分費用,但是這還是遠遠不夠。
最終他實在沒辦法,就找到沙皇合作貸了一大筆貸款,這才終于湊齊軍餉,帶著自己的部隊浩浩蕩蕩出發了。
1876年,這一年左宗棠64歲,他第一次出征新疆,先是踏平北疆隨后收復南疆,一路勢如破竹,阿古柏被徹底平定。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他就收復了除伊犁以外所有的新疆土地。
然而就在他著手準備收復伊犁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當時的伊犁在沙俄的手中,清政府不愿得罪沙俄,左宗棠還在前面拼命,清政府在后面派人去跟沙俄談判。
左宗棠知道后氣的跳腳,但是朝廷卻說什么都不讓他再繼續打了,雖然他知道伊犁是塊難啃的骨頭,但是如果想要通過談判收回失地,那肯定是沒門的。
最后左宗棠直接讓人抬了一副棺材,誓要收回伊犁,這一趟要么是清政府的歸宿,要么就是他的埋尸之處。
他堅決的態度頓時令天下駭然,1880年,帶著“左”字大旗的隊伍再次出發了,只不過更加顯眼的是,這次的隊伍中還有一副碩大的棺材。
沙俄聽說這次出征的是左宗棠,頓時嚇破了膽子,他們不想跟左宗棠開戰,于是急忙找到清政府,想要和平解決問題。
清政府看到沙俄的態度后大為高興,本來就不想開戰的朝廷急忙下旨讓左宗棠回京,生怕慢了一步。
最終曾國藩的長子作為代表,與沙俄談判后簽訂了條約,清政府答應賠款,沙俄答應歸還伊犁。
人人都知道左宗棠抬棺出征的豪邁,卻不知道在抬棺的背后,他忍受的是怎樣的無奈與折磨。
這一年左宗棠已經69歲高齡了,濕疹折磨得他徹夜難眠,因為水土不服,他甚至已經開始咳血。
軍中的大夫為了他想盡了辦法,但是他的癥狀卻沒有絲毫的緩解。
將士看著這位年近花甲的老將軍心酸不已,他們多想勸勸左宗棠保重身體,可是現在這個場景,說什么都顯得太蒼白了。
當清政府與沙俄簽訂條約的消息傳來后,左宗棠心情萬分復雜,他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也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合約簽訂之后,左宗棠只能無奈返回京師,此后沙俄終于歸還了伊犁大部分的土地。
左宗棠為了發展新疆,他強烈建議朝廷在新疆設省,為了說服朝廷建設新疆,左宗棠五次上書,幾乎是說破了嘴皮。
直到1884年,經過籌劃,朝廷才終于同意建立了新疆省。
左宗棠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天下,然而這樣一位老將軍,最終還是抱憾而終了。
恰逢越南局勢惡化,左宗棠再次請求出征,清政府拒絕了他的請求,當時中法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眼看已經相繼取得大捷,清政府竟然突然下令停戰撤軍。
他們還是想通過議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左宗棠對此非常不滿,數次上書反對,但是仍舊沒能讓清政府改變主意。
幾個月后,左宗棠在福州病故,在他臨終之前,仍舊因為沒能將韃虜驅逐出去而遺憾不平,他在遺折中說:“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憾平生,不能瞑目!”
左宗棠是大清最后一塊硬骨頭,我國的領土能夠完整,全是因為左宗棠抬棺西征的決心。
如今的新疆占了我國六分之一的領土,就像左宗棠所說,沒有了新疆就沒有了蒙古,沒有了蒙古,列強踏平京師輕而易舉。
更重要的是,新疆并不是什么貧瘠之地,這里物產豐富,土地寬闊,總面積堪比4個法國,當年就是因為列強也明白這些好處,這才想要占領。
就像網友所說:如果不是左宗棠,恐怕我們今天去新疆就要辦理護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