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一部好電影,就是我們走進影院最樸素的心情啊~
這兩周各大影院估計收了好幾噸眼淚鼻涕紙~刷屏的《尋夢環游記》(COCO)實在是太好哭了!看一次哭成狗,看兩次哭成兩只狗(狗:……)。
據廣州試片會現場透露,由于Coco涉及亡靈題材,原本不能引進,但在過審時當場看哭所有廣電審查人員,so破例讓過了(可厲了害了)
二刷時鄰座是一位腰圍一米八的大叔,愣是從曾曾祖父給Coco唱主題曲開始,一路抽泣到放完片尾字幕,我一個女孩家家都不好意思再哭出聲了……
但哭完之后,我們知道自己有幸看了一場好電影,這一年在影院浪費的錢,這一場都值回來了。是那種:看完就忍不住向人推薦,被推薦的盆友觀影歸來我們還要追著人問:很好看對不對!(眼里可是燃著小火苗啊~)
哪怕是迷之翻譯的中文片名,觀影之后,我們也會露出MamaCoco般的可愛慈祥,笑著原諒~
——————————
電影的主題與夢想、親情、死亡和記憶有關。都是些大詞兒,弄不好就變成空洞的說教,或爛俗的煽情。
但皮克斯就是有這種特質,不僅有膽子給自己出難題,還有本事用深具創意和娛樂性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從深度還原的墨西哥“亡靈節”風情,到用恢弘想象構建的另一世界,影片一開場,我們就被視覺上的瑰麗和離奇給抓住了。
而看到亡靈過節探親,就像人間出境過海關,我們又會心一笑。只不過亡靈的過關通行證不是護照和簽證,而是被(家)人供奉在人間祭壇上的照片。
這樣的故事背景已經夠吸引人,但還只是一副好看的皮囊。讓觀眾跟著一路歡歌笑語的,是無處不在、簡直是見縫插針的萌萌噠小幽默——
不是那種故意搞笑的抖包袱、講段子,而是充滿生活氣和童趣的生動俏皮,不會引起爆笑,但總讓人會心一笑~
比如——
有一種瘦,叫你奶奶覺得你瘦,
有一種強硬,叫我奶奶鞋底硬(注意小男孩那“看著都疼”的表情~),
關于這一情節,主創提到原本的設定是奶奶拿棍子抽那個歌手,但顧問表示,“應該用鞋底”——對于一個鞋匠家庭,還有什么比鞋子更順手呢?一個小細節,足見設計之用心~
這樣的小幽默,亡靈世界當然也不甘示弱——
只有骷髏們才做得出的生動表情~
扮骷髏想扮得“像一點”,學流浪漢走路(還是內八),
摘下腦袋和愛豆合影……
哈哈還有好多,看過的人肯定還能說出更多來~
不過,僅有好看的皮囊和俏皮的性格,還不足以讓全球觀眾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暈在影院。
電影的世界觀設定才是鼻涕眼淚的始作俑者——只要人間還有人記得,亡靈們就在另一世界繼續夜夜笙歌,一旦被遺忘,他們就會徹底消失,死得透透的,連根骨頭都不剩。
于是隨風飄逝的豬皮哥之后,電影的主情節線就從Miguel尋夢,神不知鬼不覺地漸漸轉到Hector回家——Hector也是一個不能被供奉在家庭祭壇上的人、一個即將被人間徹底遺忘的人。
看到這兒開始有些“被套路”的預感……
不過,前半程一路都在嘻嘻哈哈,即使我們從Hector給豬皮哥彈奏最后一曲時就預料到反轉,甚至更機敏的從宣傳海報就一眼猜到……然而節點未到,我們依然不知哭之將至。
當然,關于記憶和死亡的設定并非《尋夢》首創,《海賊王》、張愛玲小說等也有類似表達,但只有《尋夢》以一種類似游戲規則的方式,將其可見、可感又可愛地表現了出來。
說起記憶,誰的記憶?Coco(正是影片的英文原名)。
Coco 是全片淚點的高潮,是記憶之心,是愛之心。她的記憶承載著對父親最深切的思念,是父親在亡靈界繼續存續的神力。這個在Miguel家擁有最長久記憶的小老太太,連接著一對隔閡的父母,連接著現在和曾經,連接著生死兩界。
因為有記憶,于是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有了豐富而膠著的意義。
而小男孩Miguel的音樂天分,又何嘗不是對曾曾祖父音樂細胞的一種記憶?曾曾祖父為女兒創造的那首Remember Me,穿越時空,穿越生死,在Coco即將忘卻之時,由Miguel唱給她聽。
于是正在褪色的記憶,重新變得清晰;曾曾祖父當年未能完成的回家之路,也由Miguel替他完成了。
從開場到結束,我們好像走了一趟圓形迷宮——當然是十分漂亮的迷宮,當首尾相接,我們最脆弱的部分被毫無防備地擊中。
——————————
常常想,到底什么是好電影?還是在影院找到了答案。
當小男孩Miguel忍著眼淚,用哭腔給Mama Coco彈唱起Remember Me時,整個放映廳都是吸鼻子抽泣的聲音。
大家不約而同,像商量好了一樣,從前半程一路的咯咯咯笑,到劇情反轉,曾曾祖父清唱起Remember Me時稀稀拉拉的抽泣,到Mama Coco想起父親,和Miguel一起輕輕合唱,不斷積蓄的情感就再也關不住了……
面對好電影,觀眾并不需要專家來告訴我們觀影時該想些什么,該如何感受。本能的情感最不會騙人。好電影從來不難懂,也從來不空洞。
永遠不要低估在黑暗中坐定、聚精會神盯著熒幕的觀眾所具有的集體智商和敏銳感知力。
我們為什么喜歡皮克斯動畫?一位導演在紀錄片《皮克斯的故事》中說道:這里的人真的很熱愛電影,他們只想創作自己也愿意花錢去看的電影,一切的努力只為創作一部好電影。
而作為觀眾,我們走進影院的初衷,不是為了接受空洞難懂的教育,也不是為了體驗尷尬無端的情緒。我們進影院最樸素的心情,只為享受一部好電影。
《尋夢》正是這樣一部好電影。
觀影時全神貫注盯著熒幕找破綻而毫無觸動的人,試圖從電影中提取人生道理而對整部影片不感興趣的人,你們根本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么。
Enjoy 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