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過了個網絡節日——520,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則特別有意思的消息: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520,
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感謝你給我的一切。
對親朋好友說一聲“我愛你”感謝你來到了我的世界,讓我人生這么完美。
對家人說一聲“我愛你”感謝你陪著我一起風風雨雨。
對我的伙伴們說一聲“我愛你”感謝對我的支持和信任。
感謝出現在我生命里的所有人。
我愛你們,祝愿您們快樂每一天!
感恩相遇
看到這則消息,覺得它寓意好,傳遞的是正能量,還教我們要感恩。當下就覺得很好,順手就發了好幾個微信群,帶著感恩的心,借著這個網絡節日,順便也給家人表達了愛意和關懷。還看到了表妹的妞兒的文字:
把詩和藍莓醬抹在蕎麥面包上,
用樹隙里的陽光做件毛坎肩,
跟貓狗以及啄窗的小麻雀說說話,
往深夜的咖啡杯里倒進碎星星,
在心里裝個小女孩兒。
你如果愛著生活,生活一定比誰都清楚。
今天就來整理一下中國節和外國節吧。
中國節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這些節日從遠古走來,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團圓與親情、浪漫的愛情、狂歡的喜悅、追思的深沉等,人的各種情感都融入到了其中。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如此,不僅數量多,而且每個都富有深刻意義。
春 最是一年春好處
春天又稱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到處生機萌發,乍暖還寒。春季里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和清明節。
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夏 晴日暖風生麥氣
夏,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氣象學上的夏季是立夏后25天左右。夏季主要傳統節日有:端午、浴佛和天貺。
端午節
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浴佛節
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日,又稱佛誕節,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傳衍而來。
天貺節
農歷六月初六“天貺(kuàng)節”,又稱“曬書節”。宋代時有一年六月初六,上天賜給宋真宗趙恒一部天書,他將天書視為珍寶,為了防止天書霉蛀,每年六月初六都把天書拿出來曝曬。后來讀書人也在六月初六這天,將所藏的書籍攤在太陽下曬,故稱六月初六為“曬書節”。
秋 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季是四季之一,是莊稼成熟的季節,秋季是指從立秋開始到立冬結束這中間的一個時間段。這個季節的傳統節日有七夕節、中秋節和重陽節。
七夕節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于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也稱為“乞巧”,其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后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重陽節
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冬 最是橙黃橘綠時
冬季是秋春之間的季節,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歷“十、十一(冬)、十二(臘)月”一共三個月。而冬季里的傳統節日有寒衣、冬至和臘八。
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結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和節日習俗,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而這些傳統節日的本質意義,其實是情感的體現與寄托,所以過年過節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外國人節
新年(New Year's Day):在西方國家,盡管圣誕節才是最大的節日,新年在人們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NewYear\'s Day)晚會是慶祝新年到來必不可少的活動。西方各國的人們都喜歡在歡快的樂曲和絢麗的光彩中喜氣洋洋地度過一年的最后一個夜晚。此時,化裝晚會特別受歡迎。來賓們把尊嚴和謹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無拘無束,盡情玩樂,與平日的行為大相徑庭。在英美兩國,午夜鐘聲一響,參加晚會的人們還要手拉手高唱"友誼地久天長"這首著名的蘇格蘭民歌。
情人節(St. Valentine's Day):二月十四日,是情侶們交換禮物,表示愛意的歡樂節日。
圣派克節(St. Patrick's Day):三月十七日,紀念愛爾蘭(Ireland)守護神圣派克。美國的圣派克節這一天,人們通常要舉行游行,教堂活動和公共晚宴。
復活節(Easter):復活節是西方國家隆重而又盛大的宗教節日。復活節的清晨,當天邊剛抹上一縷晨略,婉轉而深沉的樂曲開始響徹晨空。在樂曲的感召下,基督教徒從四面八方涌向教堂、公園或公共廣場去迎接復活節的黎明,紀念基督耶穌的復活。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 All Fool's Day)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按照西方國家的習俗,在愚人節這一天,人們可以任意說謊騙人,愚弄他人。騙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節受到愚弄的人被稱為 April Fool ( 4月愚人)。按照他們的習慣,當一個人成功地使別人受到愚弄時,他就會笑著說 ,這時受愚弄的人恍然大悟,也會跟著哈哈大笑。愚人節活動活躍氣氛,放松一下大腦,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本不是件壞事。但是開玩笑或愚弄人應該有個分寸,要適可而止,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騙術的高明,而不顧他人的承受性,也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一時高興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愚人節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后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魚先生和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獨立日即美國的國慶節,日期為七月四日,以紀念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每逢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鐘聲齊嗚,首先敲響的是費城自由鐘(Liberty Bell),各地居民自發地進行慶祝游行,各種彩車、模型車、雜技和小孩玩具車同歡樂的人群一起排成浩浩蕩蕩的隊伍。
勞動節(Labor Day):勞動節是美國全國性節日,為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放假一天,以示對勞工的尊重,通常各地會有游行活動。
萬圣節(Halloween):萬圣節(All Saints' Day)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時間為十月卅一日。萬圣節前夜,孩子們裝扮成妖魔鬼怪,手提「杰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高聲喊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果的鄰居就會遭到小孩的惡作劇,學校通常也有慶祝萬圣節的化妝晚會。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的由來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宣布將11月26日作為過感恩節的日子。一直到1941年由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全國統一慶祝感恩節的日子。
圣誕節(Christmas):圣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圣誕節指圣誕日(Christmas Day)或 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圣誕前夜(Christmas Eve)。
讀書筆記分享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他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一年因為盼望而變得有些漫長,當圣誕節終于又要到來時,圓圓激動得小嘴呱嗒呱嗒地說個不停。她一次次地猜測圣誕老人今年會給她送來什么禮物。
我們盡量不再刺激她,少和她說話,讓她安靜下來。
可以想象圓圓早上起來看到禮物有多么興奮,圣誕老人真的又來了!她似乎用這種方法延長著這種神奇的感覺。
我們小時候最盼望的是春節早上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但媽媽給做了什么新衣、吃什么、玩什么都早已知道。我們只是很享受這些東西。可圓圓的圣誕節早上卻是個充滿懸念、謎底終于解開、驚喜連連的時刻。
家長稍稍花一些心思和時間,就可以讓孩子有不同凡響的經歷,讓他的生活和世界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兒童是天使,只有在天使的世界里,圣誕老人才千真萬確地存在,等他長大了,變成了凡人,圣誕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來了。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而活著。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他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我們留心孩子的每一個愿望,關注她想要什么;平時到商場或什么地方也注意有沒有可用來做圣誕禮物的東西,合適的東西看到了就隨時買下來。但拿回家不讓圓圓看到,先把東西藏起來。有時圓圓想買什么東西,我們就借口沒時間逛商店,是不是可以等到元旦放假是再出去買;或是借口某個東西有些貴,要不要再到別處看看,比較了價格再買。結果沒等我們去買,圣誕老人就給送來了。
我知道總會有越來越多的線索向她提示圣誕老人是誰,但無所謂,讓她該知道的時候再去知道吧。
一個人的童年是多么短暫啊,我多么想延長她的快樂,不愿意她早早失去一個童話世界。
圣誕節的奇跡是如何發生的,即使后來圓圓已心知肚明,我們也一直沒有正面說過這個事。“圣誕老人”是我們共同的享受,是我們共同的夢想,所以它是我們要共同守護的秘密。
孩子總會長大,童話總要消失。圣誕老人雖然和童年一起慢慢遠去了,但我們仍然愿意延續這份快樂。
如果圣誕節不在周末,我們就把“圣誕節的早晨”改在離節日最近的一個周末早上,只提前不推后,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每年有個驚喜的時刻。
“圣誕老人”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于禮物本身,而在于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雖然花一樣的錢,買一樣的東西,方式不一樣,帶來的快樂就不一樣。
美麗的夢一方面來源于她從書上讀到的那些童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圣誕老爺爺帶來的吧。一個經常最美夢的孩子,她的童年應該很幸福吧。
每年都來的圣誕老人,不僅讓圓圓的童年過得不一般,也讓她更深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并且教給她如何給別人帶來快樂和驚喜。
隨想:
記不清楚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過節的,或許處對象的時候,或許是在工作中與孩子們一起過節的時候,或許是孩子每逢過節時問自己要禮物的時候,也可能是自己在節日收到禮物時那份激動的心情的緣故吧。
總之,就是現在也特別喜歡過節啦,遇到過節就可以給孩子買禮物,遇到過節就可以燒一大桌子好吃的,請爸媽來家里坐一坐,一家人聚一聚,好友聚一聚。好像大家平時都挺忙的,只有以過節的名義才能聚得到一起似得。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之前在工作中接觸過“傳統節日教育”這個理念,覺得現在自己身邊的很多孩子大都沉浸在網絡中,被淹沒在電子信息時代里,我偶爾也會這樣,也時常會覺得過節沒意思。就像去年春節一樣,大家都面對面坐著,不怎么說話,一說話,就是平時職場上的那一套官話,要么就是拿起酒杯走一個,走一圈。到后來,大家都拿起手機在親友群里發紅包、搶紅包,樂不此彼。就這樣大家聚在一起,看著手機,在親友群里待了一個多小時,然后結束了筵席。
在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更希望他知道每個節日的由來和歷史故事,也希望能帶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節日氣氛,簡單點說,就是過節要有過節的樣子。比如說:我記憶里每年春節的時候,早上要起來貼春聯,下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年三十兒是肯定要吃餃子的。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會跟著母親一起砸核桃、花生、弄餡料,包湯圓,總覺得只有做了這些好像才過了個春節一樣。
現在不管是興趣班還是學校,老師們都特別注意這個傳統節日的教育,比如說:上個三八節,老師們教孩子做了一張手工賀卡,拿回家送給媽媽,并在學校QQ群發孩子們給家長送祝福的集體視頻,教育孩子們要學會感恩,母親節也是如此,這個就很好。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接下來馬上要到端午節啦,如果此時我們還在嘉興的話,端午節一定會帶孩子去月河看看,看看粽子的發展史,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全國有名的;帶孩子去看看龍舟比賽。
記得往年端午節,領導會給我們發粽子和咸鴨蛋,有時候還會一人發一盒櫻桃,覺得那個時候好幸福呀。
在我們老家,這個端午節的節日氣氛好像不是很濃烈呢。這個端午節我該怎么給孩子過,才能讓孩子有個更完美的節日體驗呢?同時還能受到教育和學到知識呢?得好好考慮一下。
你們有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哈,好讓我也參考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