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次征文為詩專題首屆主題活動,日期為2017年10月01日至20日。在征文期間,共收到215篇投稿,經眾評委篩選打分,現將獲獎名單公布如下:
榮獲獎項 | 詩人 | 作品 | 得分 |
---|---|---|---|
一等獎 | 道一上人 | 十月 | 122.10分 |
二等獎 | Jack老錢 | 那些日子 | 121.50分 |
二等獎 | 梅涼 | 缺氧 | 121.40分 |
三等獎 | 藍朵世界 | 去過這樣的日子 | 120.30分 |
三等獎 | _君涼 _ | 淡藍色的月光 | 120.20分 |
三等獎 | 路人鋒 | 簡書,或獨自旅行 | 120.00分 |
優秀獎 | 陳汐年 | 簡單的人生 | 119.50分 |
優秀獎 | 南柏舟 | 聽山 | 118.60分 |
優秀獎 | 涼白唐 | 素秋 | 118.30分 |
優秀獎 | 小小小安可 | 白 | 117.90分 |
優秀獎 | 掏心窩子 | 線 | 117.60分 |
最佳人氣獎 | 大智勿小聰 | 有你,真好 | 閱讀量:2053 |
積極參與獎 | 王子魚 | 一盞燈 | 主編任性打賞 |
積極參與獎 | 跨鯨而來 | 大海葬禮 | 主編任性打賞 |
積極參與獎 | 楊昊田 | 海在海上,風在風中 | 主編任性打賞 |
積極參與獎 | 舒己懷 | 文字的骨架 | 主編任性打賞 |
積極參與獎 | 鴻蒙一葉 | 中秋,我在江南想你 | 主編任性打賞 |
積極參與獎 | 昵稱_不存在的 | 42 | 主編任性打賞 |
2.請以上獲獎的作者簡信詩專題主編半島雪以領取獎品,再次感謝征文的評委及各位編委:
3.征文獎勵:
- 一等獎1名獎勵:簡書錢包打賞100元+50元(簡書大學堂購買券)+(簡書官方推薦第一部詩集《父親和爸爸》)
- 二等獎2名獎勵:簡書錢包打賞50元+30元(簡書大學堂購買券)+1本詩集(簡書官方推薦第一部詩集《父親和爸爸》)
- 三等獎3名獎勵:簡書錢包打賞30元+30元(簡書大學堂購買券)
- 優秀獎5名獎勵:總價值一本詩集(簡書官方推薦第一部詩集《父親和爸爸》)
- 最佳人氣獎1名獎勵:簡書錢包打賞5元
- 積極參與獎6名獎勵:主編任性打賞
- 備注:因詩集《父親和爸爸》出版時間約為2018年01~02月,所獲得詩集獎勵的,將會推遲發放詩集,請各位獲得詩集獎勵的作者聯系編審海子三月歸 ,留下聯系方式。
4.編審團評語:
若水1314:評道一上人《十月》
十月,是秋的季節,詩中有秋的景色,秋的收獲,秋的別離。整體內容很是全面。
意象選擇精準,表達既有力且溫柔。蝴蝶和楓葉,很柔美的意象,但是因為前面的“墜入”,“死亡”使其變得鏗鏘有力。而第一節末一句寫秋的蒼涼與蕭索,表達得淋漓盡致。
秋收中帶著悲憫的心,犁從來沒有離開土地,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農民從未止歇過忙碌,收獲里帶著隱痛。
而別離的時候,陽光都可以細數,可也抵不過遠方的誘惑。末一節醒透又帶著無奈。
整首詩,詩人所營造的氛圍是極美的,感情拿捏得非常到位。不會因為秋的薄涼而忘了它的繽紛,不會因為收獲而忘了勞動,更不會因為別離苦而失去遠方。反之,亦然。
所以整首詩的成功之處,就是解不開的矛盾,讀罷,讓人欲罷不能。
林嘉梓:評Jack老錢《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內心獨白的方式,采用敘述式的語言進行創作,因此給人一種真摯、自然、深切的感覺。這種詩歌創作的好處是能避免朦朧詩派那種艱深晦澀、令人費解的毛病,能直接打動讀者,完成良好溝通,產生心靈共鳴。但這種寫詩方式,對作者要求其實并不低,要求必須具備沉浸式的生活體驗和哲思式的思考能力,同時必須具有敏銳洞察力,才能抓住整首詩的內在靈魂,充分挖掘詩意,并把握抒情基調,最終給人一種信手拈來、言簡意賅、渾然天成的感覺。上述的各種創作要素,本詩作者均很好地做到了,并且文字流暢、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這首詩開頭第一節就敞開心扉,抒發對逝去日子的懷念,并巧妙的借助候鳥和夕陽兩個意象,描畫出一種悲涼的歲月滄桑感,迅速切入感情基調。第二承上啟下,通過羅列敘述書本、工作、筆記、茶香和暑氣,與生活緊緊貼合,因此自然親切,而盛夏其實也暗寓了作者的青春年華。第三小節,作者筆鋒一轉,把過去拉到眼前,給讀者呈現出一種電影鏡頭式的情景,這是一種跳出物外的寫法,體現出作者本人是以第三方視覺來進行審視的,而且問候一詞的使用也很巧妙,使人覺得那些熟悉的日子就像老朋友般親切,而第二人稱“你”的使用,較好地取得代入式效果,使讀者感覺仿佛是在說自己。第四小節,作者似乎陷入了沉思,寫了秋天的黃昏,遠行,風,塵土,花香,青草,這是借景抒情,再次渲染了作品的意境,并思考得出“有時鮮艷,有時枯萎”的結論,內心情感躍然紙上。緊接著第五小節,作者繼續把思考結果升華,提到了生命與青春,并用“掌心的紋路”來代表命運,特別能觸動人心。最后一小節,作者顯然已經上升到哲學家高度,通過神和祖先在高高的山上沉默不語,來隱喻象征了對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某種叩問,完成了最終命題。綜上所述,這首作品無疑是優秀詩作,值得稱贊。
若水1314:評梅涼《缺氧》
整首詩是詩人的一段相逢,每個句子都有故事,或許讀者所能懂得的是文字的力量,而不知道其中的情節,但也是可以被感動的。
詩中用詞考究。第一節,橫線褶皺交錯,混亂的思緒表現力強。眼膜淌過河流,落淚的情懷說得委婉,其后的是非曲折與前面的橫線褶皺呼應,第一節很是完滿地鋪墊了整首詩的氣氛。
之后又以同樣的筆調緬懷往事,整節也是前后呼應,完整簡潔。清風過耳,暴雨走漏風聲是呼應,心緒煩亂,卻在落日廣場懷想寂寞,情感進一步遞進,由凌亂變得醒透寂寥。
害怕優雅爬上額頭,是害怕老去。將皺紋比作優雅和智慧,很俱特色,又有些悲涼。水墨開在肩頭,鏡中端詳,夢里輾轉,水墨不會褪去,可年華卻會快速減去。情感有醒透到隱痛和恐懼。
最無趣是廝守,所以只能保持距離,做個朋友,不缺氧。缺氧一詞也非常精當。沒有生命力的廝守,似睡非睡的將就,沒有必要。情感由恐懼在轉入清醒透徹。
這首詩詞的考究是一大特點,而情感的轉化也是亮點。乍一看,是悲涼之調,細品是醒透之情。
同敬:評藍朵世界《去過這樣的日子》
讀藍朵世界的這首《這樣過去的日子》,首先是一種寧靜的感覺,就像一片平靜如許的湖泊,沒有波濤只有幾蕩漣漪在心間。再看詩句,并沒有用太深奧的隱喻,用了一些比較常見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拼湊起來卻給人以一種溫柔靜雅的感覺。整首詩感情方面層層漸進,大體是作者為生活中面對種種的困難卻不曾屈服,堅持自我的精神而感慨。在結構上兩兩對稱,第一節與第二節相稱,第三節與第四節相稱,這樣利于遞進情感和意境,分層表述思想。就整首詩而言,這樣過去的日子看似平靜實則不然,但作者則愿心靜如水,不為外物所動,在比較短的篇幅中準確而朦朧的表達出了這種思想感情實屬不易。
槿夕:評_君涼 _《淡藍色的月光》
君涼的這首詩我讀的時候,我的整個世界就隨著雪花而放慢了節奏。
從前往后,讀前兩節詩:雖然筆墨重環境描寫,但是我有讀到作者本人想要表達的是因某種思緒而無法入眠。這種思緒在『柔得發燙』四個字里表達得淋漓盡致,沒有過多一絲一毫的闡述,言簡意賅。
第三節詩,我認為是過渡詩節。雖然也有環境的描寫,但是與前相比環境描寫的筆墨要輕了些。
到最后兩節,筆墨重在抒情而不是描境。
整詩的描境筆墨是重輕,而抒情反之。這樣一正一反,形成夾心層。在寫法上,有點妙。
整首詩來看,想要表達的是對故鄉的情愫,情感到位,詩行間透露的力量是無形的。采用的意象簡單,但意境感強,所營造的氛圍輕柔。可以說這首詩很全面。
阿亮的月亮:評路人鋒《簡書,或獨自旅行》
路人鋒的詩,讀起來朗朗上口。一首看似簡單的詩,背后卻是作者巧妙的構思,反復的使用,增強了渲染主題。而從視覺、聽覺切入,讓人心馳神往,詩中表達了作者隨心所欲的豁達生活態度,尤其是結尾——如蝴蝶,一生摯愛花朵/如飛鳥,一生只愛天空。真是點睛之筆。《簡書,或獨自旅行》這首詩,你不該錯過。
- 請關注:詩專題精選《爍金集》
- 加入詩社群,請簡信:半島雪或直接添加微信:hk9054
- 詩專題編審團感謝諸位對詩專題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