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線上學習第1310天印證班學習第380天《孟子》學習第44天(第一大組)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p>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學習踐行印證傳播圣賢文化,知行合一。
孟子說每一個人都有慈悲心、同情心,先王憑著慈悲心、同情心、同理心施政易如反掌。如果沒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無慈讓之心、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是我們的發端,仁愛之心從惻隱之心為發端;慈讓之心理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分明就是智慧的起端。我們具備以上四種善心,如同有了手足四肢。我們需要把惻隱、羞惡、慈讓、是非之心擴充,時時刻刻都帶著四顆心對待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如同點燃火苗,終成燎原之勢。涌出的泉水必將會成為江河。擴充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足矣安定天下;反之,私欲充斥,可能連贍養父母都做不到。
我發現今天早上有一個巨大的進步,做事更加精準高效,想到即刻做到,做一件放一件,每一件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又不感覺忙碌,比平時做到的事情還要多,成功率更高。是如何養成這一習慣的?因為最近擔當越來越多,所以考驗著我的統籌能力,偶爾會出現閑思雜慮,會立刻克除,正能量進,負面情緒起不了波動,正知正念永遠是良知的主人。
愛的力量無窮大,舉頭三尺有神明,只要我們愿意付出誠心,就會收獲誠意。心純粹無私欲,相信每一份付出都會得到良知的回報。
第八期點評責善演練已進入第六周的演練,今天早上我們三位演練的老師和我,我們四人幾乎神同步,先后相差不了多長時間,同時做完點評,感受到與圣賢同頻共振的能量。大家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穩步提升,歡喜、喜悅之心相由心生。
感受到一位大學教授不僅給于大學生伙伴們方向性引領,更是沁人心脾的溫暖與關懷,感動之余更多的是心懷感恩,感恩有如此良好的機會,可以與不同階段的老師們同學共修,我們的團隊聚集于在不同班級學習志愿者,我們的功課可謂是滿漢全席,浸潤在能量滿滿的精神世界里,任憑思想翱翔于宇宙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