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傳出一個讓人擔憂的消息
「青島山火復燃」
進入2020年以來
不只是疫情,山火也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接連發生的大火讓無數的消防戰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小楊同學就帶你一起了解一下森林火災
一、
森林火災的定義
廣義論
凡是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林火行為都稱為森林火災。
狹義論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
二、
森林火災的成因
發生森林火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
「可燃物」(包括樹木、草灌等植物)是發生森林火災的物資基礎;
2
「火險天氣」是發生火災的重要條件;
3
「火源」是發生森林火災的主導因素。
三、
森林火災的發生規律
這張統計圖直觀的告訴我們
我國森林火災的高發期是「春季」
至于原因
①春季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少,空氣干燥,天氣晴朗,氣溫較高
②春季南方升溫快,北方升溫慢,對流活躍而多大風
③經過冬季而地表枯枝落葉多
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節日集中于春季
其中黑龍江省的火災情況最為嚴重
2003- 2016 年間,黑龍江省共發生森林火災1058次
平均每年76次。火場總面積為170.88萬公頃
平均每年火場面積達12.21萬公頃
成林蓄積量損失68.61萬立方米
可能你對這些冰冷的數字沒有什么感觸
根據「地理國情監測云平臺」公布的數據來看
2007年全國城市的綠地面積為170.88萬公頃
也就是說,火場總面積與07年全國城市綠地相當
根據這篇期刊
其中介紹了火災頻發的社會原因和防火原因
社會原因
(1)林情社情復雜。
(2)林農矛盾突出。
(3)經濟發展滯后。
防火原因
(1)管理體制不盡合理。
(2)火源管理手段單一。
(3)長效機制尚未形成。
四、
森林火災的防控
防控難點
(一)撲救人員的危險性大
森林區域的林相通常比較復雜,可燃物荷載量大,極易燃燒和快速蔓延,火災撲救的危險性較大,常造成救火人員的傷亡。
(二)后勤保障難度大
森林火災的撲救,需要參與的單位和人員遠距離、大兵團、艱苦環境下野外作業,但救火現場往往缺少足夠的衣、食、住、行的生活保障和滅火工具、滅火劑的工作保障,具體表現在缺乏行軍帳篷、充氣墊、睡袋、大衣等生活物資和手抬機動泵、鏟車等滅火器材。
(三)通信困難
森林火災點多面廣,撲救單位和人員較為分散。但森林火災的撲救中,由于通訊聯絡不暢,導致火勢突變人員被困的現象時有發生,通訊的困難也經常使得滅火戰術無法得到及時的調整而錯失滅火時機。
防控方法
1
(一) 堅持科學的滅火原則
?堅持“打早、打小、打了”的撲火基本原則。
(二)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 在撲滅森林火災時,只要控制住發生火災的三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中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滅。
(三)確保救火人員安全
配備個人防護裝備 上火場要配戴安全防護裝備,包括頭盔、服裝、手套、靴子、安全罩、眼鏡、濾毒面罩,以避免高溫、煙熏造成暈迷、窒能被火燒死。
(四)大力推廣新型滅火技術
大力推廣人工促進降雨、森林化學滅火、無人機滅火等新型滅火技術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
只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讓你了解
消防戰士們的偉大
好了今天關于森林火災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
微信公眾號:每日資源分享
關注領取PPT模板教程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