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位女同事很認真地問我,如果我可以選擇,愿意回到過去還是未來?
聽完她的問題,腦子第一的反應就是想回到過去。因為我喜歡過去。
淺的一層來說,我喜歡童年歡快的日子。那時自己居住在農村,無憂無慮,終日與小伙伴們上山下地地折騰。父母忙于生意,根本沒有時間管束自己,除去上學時間,其他時間都是自己安排和支配。在山間里,我們采摘各種野果吃,杜鵑花、野草莓、柿子、楊梅、板栗、核桃……。更出奇的是,不論春夏秋冬,自己與伙伴們總能在山間找到各種各樣美味的野果。在田地里,我們去抓泥鰍、挖黃鱔、撿田螺、翻螃蟹和逮田雞。被螞蟥(水蛭)蜇咬過、被水蛇驚嚇過,有時更是被一些不知名稱的軟體動物嚇得魂飛魄散。所有這些都一直印在自己的腦子中,總期望能夠重溫這樣的時光。
然而后面隨著搬離農村,這種山間與田園的生活日漸遠離,以至于最后的徹底絕緣。現在雖然吃到過全國各地的各類菜品和各種水果,但始終無法找到小時的那種味道和滋味,內心時常感到遺憾。
深的一層來說,過去可以讓我更加認清自己,因為人是他的所有經歷的一個可能結果集。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做過無數個選擇,包括此刻,你也在想是否繼續把這篇文章讀完。每次面臨選擇需要做重大決斷時,你的內心總充滿了焦慮、害怕和擔心,因為你無法確切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可以完全符合預期,更不知道這樣的決斷對今后的人生有何種影響。但不管是發自內心的自愿決定,還是父母或他人幫忙的選擇,最終你會走其中的一條路。正是那些無數岔路口的無數次選擇,讓你走到了今天的道路上。
我也是一樣。回去過去,我可以知道每個重要的選擇對自己現在的影響,可以進行必要的復盤。我深知,過去的決定不可能像電腦的撤銷鍵(CRTL+Z)進行撤銷和回滾,錯了就是錯了,對了就是對了。但我希望回到當時的情境,去看看為什么會選擇了A,而沒有選擇B、C或D。事后的復盤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時過境遷,你已完全沒有當時所處的環境與心理認知。所以要想復盤人生,只有回到那個叉路口,站在路口,然后記錄那時的認知和思考過程,記錄當時的擔心和害怕。
通過這種回到過去的復盤,自己可以吸取其中的經驗與教訓,可以讓自己現在面對選擇時,做更好的決定,不犯或少犯一些錯誤,讓人生更加優質和完美。
然而,人生就是這樣,如同青少年的人身體,長高就是長高了,再也不會變矮。因而我知道我是無法回到過去的,我對同事感嘆道。
聽完我的絮叨之后,同事說她想選擇回到未來。
過去,她已經活過,不論事的好壞,都已成定局。她認為沒有必要懊悔什么,也沒有過分留戀什么,因為這世上沒有后悔藥。
去未來,她想看看將來的世界,看看與現在的世界是否有很大變樣。當然更想知道未來的自己會是什么狀況,男朋友是什么樣子、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否生活幸福、是否身體健康……總之,她對未來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擁有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
聽完她的選擇之后,自己發現,不論是回到過去,還是回到未來,我們都希望知道一些未知的東西,都希望消除一些讓內心焦慮的不確定,都希望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
過去已逝,未來未至。我們既無法回到過去,也無法飛奔到未來,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每刻,勇敢去面對現實。正如電影《降臨》中所說的臺詞:
盡管已提前知曉人生,以及它的走向,但我無所畏懼,并且會珍惜每一分鐘。
PS. 伙伴們,如果你可以選擇回到未來或是過去,你將如何選擇?歡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