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微信公眾賬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到現在為止里面依然是空空如也,很早就想寫一些東西,無奈不知道該寫什么。所以一個理由接著一個理由的就是一直不敢開始,其實這就是一種拖延吧。為了能夠讓自己擺脫這種拖延癥,邁開第一步,我寫了這篇我為什么要學習寫作,目的是自己的動力就放在那了,可以時不時的翻來看看刺激自己一下。
我與寫作的愛恨情仇
自從進入到中學,語文一直很不好,相當的偏科甚至高考只考了八十多分,九十分及格,記得當時數學考了一百二十多,所以認為自己寫的東西很垃圾想著會有人看嗎?這便成了我一直不敢開始的理由。有人跟我說可以先寫日記。對呀日記是給自己看的,所以開始的時候我可以把每一篇當作日記來寫,每一篇都可以是自己在那一天或者是那個階段的思想標記。《未來簡史》上說這是一個由智人到智神轉變的時代,如果智神真的成真了,人由有機狀態轉為非有機狀態,如果不給自己多打些標記那你能知道你一百二百年前都做了什么嗎?
每當你某一項弱的時候,你周邊就會充斥著大量在這方面優秀的人,自從進入教育這個行業后,最近一年來受到很多人的影響,并見證了一些人一步步的成長,很是欽佩。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你不會寫作周邊偏偏有人教寫作,你英語不好周邊好多英語好的人。只不過先前是臉皮太厚,人家好是人家的,跟我有啥關系?我依然做好我自己的就OK了。但是接觸的踐行的人越多,自己的心也就更加的不安了,怎么能夠讓比你牛的人比你還更加的努力?既然有這種資源為什么不好好學習一下呢?
我為什么要練習寫作
然而真正讓我有寫作的念頭首先,是人的影響。第一次聽笑來老師的課就說了寫作的重要性,聽的過程中猶如打雞血一般,心想自己真的該開始了,不過沒過兩天就拋到了腦后,接著又聽可是接著又重復的向腦后拋著……然后八九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前段時間公司請來了沈榮老師做技術培訓,第一次的座談又講起了寫作,英語,還有分享,又一次的觸動了我的神經。緊接著又是每周公司內部的分享會,越哥也依然在強調著寫作的重要性,感覺再不開始真應該找個地縫鉆進去算了。這么多人教給了我成長的方法以及經驗,但唯一的執行的權力卻是在我自己。雖然不能像別人寫的那么有套路,有那么多的閱讀量,但寫作確實是給了自己一次成長的機會。
其次,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展,每個人都有了展現自我的機會。隨隨便便都能看到別人分享的東西,網紅也遍地都是,或許這就一個造勢的時代,大V們每天在微博中刷著存在感,網紅們每天都想著法子吸引更多的人,各種藝人們也無時無刻的想著上頭條。但作為一個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人為什么不能留下自己的痕跡呢?盡管你的痕跡可能很快被淹沒掉了,但這又能怎樣呢?因為自己已經飛過了。
最后,應該是一些書籍的影響。《如何閱讀一本書》讓讀者明白了讀書的幾種境界,這本書雖然讀起來感覺是常識很容易懂,但是不能做到的人應該在大多數。書中講了不同的書應該怎么去讀,怎么經過消化形成自己的概念,怎么與作者進行聊天。最重要的依然是這些概念怎么配合自己的觀點將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貌似分享成了這個時代的標簽,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好像github你建立一個private倉庫就得交錢,創建一個public的倉庫就免費,并沒有限制。還有一本叫《微習慣》,講的是一個人可以給自己建立微習慣,幫助自己養成一個長期的習慣。這些微習慣小到自己可以不費任何時間或者精力就可以做到。大家都知道github有個叫tag的命令,tag與tag之間的區別看起來很小,但是經過數十個tag的更迭,新tag與起始tag之間可能已經面目全非了。當你經過很長的時間堅持后,你人生的兩個tag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作者的寫作習慣也是通過每天50字的目標開始的。
然而好多人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經常性的想到一些東西想寫下來,但是坐在電腦前大腦卻是一片空白,盡管如此此時大腦的運行頻率應該是比平時還要高,然后開始各種查閱資料。所以寫作可以促使自己多看些東西、多思考、多總結,從而做到多輸出。只有自己總結了才能更好的更久的存儲在自己的大腦中。想到的觀點才能脫口而出。李敖說自己讀書方法,就是將書大卸八塊,不同觀點按類別分開,自己想寫作的時候按類檢索,總能找到大量資源為己用。這也是笑來老師一直在強調的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當你養成輸出的習慣之后,輸出會倒逼你的輸入。
寫作能夠為我帶來什么
當然任何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就像堅持健身能夠給我一個更強壯的身體一樣。雖然不知道寫作未來會給我帶來什么?但還是希望自己能通過寫作學會思考,學會總結,懂得分享。以前的自己做事總是利益驅動,貌似好多人也都如此。只有在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才會向前邁出自己的一步。去年有同學說讓我幫忙給做個東西,但是想想有些技術棧沒有用過還得現學現用,想想就麻煩然后就一直拖著。最后實在拖不過去了,還幫我找了個在荷蘭的小伙伴一起做。然后就慢慢的熟悉了js、reactnative、nodejs,雖然了解了只是皮毛,但這些皮毛再加上google并不影響能做出來一個小的項目。前段時間同事說要做個小程序,因為有了些鋪墊可以很容易的就可以上手了,要知道小程序在去年十月份我就在關注,想做些東西,但一直沒能行動起來。笑來老師也一直在強調不要問自己要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用到,想學現在就開始行動就好了。每多get一樣技能就可以擴大自己思考的范圍,這個領域遇到的問題在其他領域或者有更好的答案。所以不要問寫作能夠為我帶來什么,從現在開始,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