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早晨把當日最重要且要完成的三件事列好,然后開始處理一天的工作及事項,同時每周每月都會執行復盤。這是我已經養成的高效率習慣。這樣做能高效完成工作,同時也減少焦慮。很多人都重視計劃,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復盤同樣也很重要。
? ? ? ?復盤是總結失與得的過程,我們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應該多用復盤的方法,向自己學習,多做正確的事情,少做錯誤的事情,才能成長更快。
? ? ? ?之前看過這樣的一去句話:人的成長有三種途徑,一種是從書本上學習,一種是從身邊的人學習,另外一種尤其重要:是從自己身上學習。
? ? ? 而從自己身上學習,就是復盤,復盤是類好比以一個旁觀者來從自己身上理性客觀地地分析。這是實現高速成長的一條捷徑。
復盤帶給我們的好處
有人可能會說:每天那么忙,忙著工作學習,我哪有時間顧得上復盤啊!
在你看來,相比沒做完的事,復盤并沒有那么重要。你內心里已經把復盤的優先級排到了后面,自然就無法重視。當你意識到了復盤的重要性,就不會忽略了成長中這一重要的環節。
好處1:復盤能讓你跳出局部,看清全局
不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如果只追求所謂的學習而學習,結果越學越會產生知識焦慮,覺得什么都想學,只追求速度地想把所有的課啃下來,卻不愿停下來先思考自己為什么學,學來用在哪里。
工作亦如此,忙起來,容易陷入被動的狀態,被繁瑣的事情牽著走,每天陷入各種低級忙碌中,結果還越忙快越累,最后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如果你以為這種忙碌看起來很充實,其實是低效率的勤奮。不復盤,不回看,就像蒙著眼睛往前趕一樣,這樣的成長是慢的。 避免只把自己當公司螺絲釘的人,只顧著完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定要回頭看,思考自己的工作對于整個公司運作的意義,才能學得更多,有更高層次的發展。
好處2:復盤,幫助我們形成精準的套路
也許你會發現,有些人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卻比很多工作了三、五年,看起來更專業,老練,為什么?最核心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懂得如何更快找到工作的套路。
而通過復盤就可以找到這樣的套路,你沒有思考,沒有回顧分析,怎么知道自己哪些做對,哪些需要改進。通過復盤形成的套路,之后能用得上的經驗,熟能生巧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前面提到了盤的好處和重要性,那么有小伙伴可能會問,應該如何做好復盤呢。分享幾點我自己的經驗。
三個核心的關鍵詞:次數多、有深度、能持續
次數多:你復盤的次數,決定你成長的速度。很多人每年年初的時候,都會雄心壯志地列出一份一年的計劃,但是到年底寫總結的時候,才黯然感嘆,這一年又荒廢了好多時間,年初定下的事情好多事情都沒做。為什么呢?因為你復盤的次數太少了。你可以把復盤的頻率從一年,變成了每周、每月一次復盤,增加復盤的次數。每一周都要做復盤,回顧這一周的計劃完成情況,目標可實現程度,需要下一周做哪些調整。
有深度:復盤并不等同于簡單的記流水賬,要回過頭來客觀地分析你做的事情對不對,如果不對就要修正。就好比,你發現自己平時花大量時間刷抖音、追劇,事后內心產生懊悔,如果只是簡單地想著下次不這樣,這就達不到深度復盤,下次還會照樣犯同樣的錯誤。
? ? ? ? ? 如何復盤得有深度呢,需要不斷地在復盤中調整。舉個學習的例子。好比你發現了自己學習效率低是因為聽課時不做筆記,下次做了筆記了,但是沒有去實踐,實踐中遇到問題要懂得去尋求指導,得到指導后,還需要更正自己的行動,更正后是不是效果更好也要復盤。經過這樣的深度復盤才知道自己如何正確的去做,避免重復做錯誤的事情,才能很快地成長起來。
能持續?復盤除了次數多,有深度,還需要持續下去。通過每周復盤對比,調整下周的計劃和行動,爭取做得更好。
? ? ? ? 記得我剛開始寫每月復盤的時候,是硬著頭皮去寫的,但最后還是逼自己去完成,一開始發現自己那個月做的都是些小事情,并沒有做出哪些成績,但是通過幾個月的對比,發現自己還真的是有進步的,同時也會覺得上個月的自己好傻好弱小。所以在寫復盤時就暗暗激勵自己,爭取下個月要過得不這么傻。
? ? ? ? 這樣一個過程,惰性就減少了,大多數人高估了自己1年內能做到的事情,而低估了自己10年內能做到的事情。十年可能有點長,我覺得,如果可以堅持做到一年內次數多、且有深度、持續性的復盤,自己的人生成長一定有一種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