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 ? ? ? ? ? ? ?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公元975年,宋軍攻破金陵城,李煜被宋軍俘虜,成了亡國之君。南唐不再,李煜成了李后主,被軟禁起來,時刻監視。
公元978年,七夕。軟禁中的李煜,迎來了自己42歲的生日。
3年的軟禁生活,絕望、傷心、后悔、無措……種種復雜的感情,在生日這天,聚在心頭,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揮而就。
很快,詞作傳到了宋太宗趙光義那里。身為俘虜,吟唱此等懷念故國之曲,可見其余念未消、賊心不死——趙光義勃然大怒,頓時起了殺心。
只聽樓外來報,皇帝賜了一杯美酒,為侯爺慶賀生辰。
李煜舉杯,一飲而盡,酒里的“牽機藥”毒性猛烈,讓他在極端痛苦中死去。
李煜的詞作,是怎樣激怒宋太宗趙光義的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指李煜的過往生活。何時了,什么時候能回來?往事知多少,這樣的好生活還有很多。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即暖風,指代南方刮來的風,即南唐之風。小樓昨夜有南唐風來,疑有密謀之事。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有回鄉看故國月之意。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南唐的宮殿里,那些雕著精美裝飾的欄桿,砌著珍貴玉石的臺階,還應該屬于我。只是朱顏改,宮中那些容顏老去的人該換掉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你問我有什么辦法嗎?用滾滾長江水,沖去現在的恥辱,大江東去浪淘沙,寓意我的國家終將回來。
以上是我的歪批,揣測趙光義心態。更可能有傳遞詞篇的小人,如此進讒言。實際上,這樣的懷舊情愫,就能招來趙光義的憤怒,而起殺心。
寫這樣的詞篇,說明軟禁3年的亡國之君,仍然沒有學會茍活之道。
亡國之前,他坐擁財富,寫淫詞艷曲。亡國之后,他背負上亡國的罪過,就不加節制地沉溺在憂傷之中,并且反復吟詠它——除此之外,他的詞里再也找不到別的主題,這就是他率真的性格。
這樣的性格,讓他成為亡國之君,也成就了他“千古詞帝”的文學地位。
最終,這篇千古流傳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斷送了他的性命。